[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

ID:25468779

大小:75.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_第1页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_第2页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_第3页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_第4页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食]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性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养和潜质。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哲学理论基础。考试内容覆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的全部内容。第二部分:考试基本要求“辩

2、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注重考查考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理论问题、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第三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

3、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约20%辨析题:约40%简答题:约50%论述题:约40%第四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8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的基本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1、时

4、代课题的哲学解答哲学和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及其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性、开放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5、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中的重要作用。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二、物质与世界(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物质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重大意义。2、时间和空间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1、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

6、产生、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是一种物质存在。(三)从物质到意识1、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意识的复杂结构。意识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4、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本质,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世界的物质统

7、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统一。2、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物质形态的层次性。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及其特点。8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世界统一性问题。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三、实践与世界(一)实践的本质和结构1、实践的本质旧哲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实践活动中的理性结构及其功能。实践的社会结

8、构及其作用。(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实践主体及其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实践客体及其基本类型。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