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

ID:25469445

大小:13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0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_第1页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_第2页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_第3页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_第4页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 三字经教案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三字经》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读出节奏感。2.初步了解三字经。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的理解。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古时候,孩子上学学的是那本书吗?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二.诵读新句1.教师范读,学生倾听。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领读。三..讲解句子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2、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四.总结。1.组织学生诵读。2.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

3、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课题《三字经》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了解古时候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教学重点本科内容的背诵。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的理解。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古代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呢?二.诵读新句。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指名领读。3

4、.自由读。三.讲解句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四.拓展。1.课下给你的好朋友讲一讲《孟母三迁》.的故事。2.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课题《三字经》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了解老师和家长的责任。       2.知道学生时期是读书的最好时期教学重点本课应背诵的内容“犬守夜。。。。。。。裕于后”教学难

5、点本课全文的理解。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l父母为什吗要送我们来学校呢?学校的老师会怎样呢?我们来一起读一读。2.出示句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二.诵读句子。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学生领读。3.自由读。4.分角色读。三.理解句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6、?四.讨论:你以后会怎样做?五.总结我们的学生时期要努力学习,知道怎样做人,成为对社会对祖国的有用之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课题《三字经》课时第4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要求学生熟读成诵。2.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能实现你的愿望吗?你应该怎样做?二.诵读新句。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指名领读。3.分角色读。三.理解句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琢”,雕刻玉石。“器”,指器物。“义”,做人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君子比德于玉”,美玉比喻君子所应该拥

7、有的品德。制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少时”,小时候。“亲”,亲近。“师友”,良师益友。“礼仪”,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四.展示。1.一起诵读前八句。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课题《三字经》第5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