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

ID:25476526

大小:11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0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_第1页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_第2页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_第3页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_第4页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中国企业离卓越还有多远?美国学者吉姆·柯林斯的新作《从优秀到卓越》(简称《卓越》)面世以来,书中令人瞠目的新发现,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轰动与思考:究竟什么才是衡量最卓越企业的标准?名气与卓越是什么关系?英雄、明星与卓越又是什么关系?……最终我们发现:原先倍受推崇的美国式价值观,在铁的事实面前正在动摇,相反,一些东方价值观却与柯林斯的发现不谋而合。那么,我们就要问:中国企业离“卓越”究竟有多远?中国的“卓越”标准与《卓越》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异?我们应该从《卓越》的先进思想中汲取些什么?学习些什么?警醒些什么?!……2003年1月26日,《中外管理》杂志、美国科尔

2、尼(中国)顾问公司共邀9位学术界、企业界专家相聚一堂,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主持人: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朱伟(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中国区总裁)会议嘉宾:万明坚(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仲文(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允(韩国SK电讯(中国)公司总裁)高建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杨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志乐(外经贸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上篇:《卓越》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杨沛霆:今天我们《中外管理》杂志社和美国科尔尼顾问公司共同邀请诸位专家前来,主要是想围绕美国学者吉姆·柯林斯发表的对美国上市公司如

3、何实现卓越的研究报告《从优秀到卓越》,进行一次探讨。此前,他还推出了另一部力作《基业长青》,他的这两个研究报告,对我们都是有启发的。我想,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的?由此,这里还衍生出一个新的命题:究竟什么样的CEO是最好的?事实证明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第二点,他发现的这十几个事实,他认为不仅对企业有效,对政府,对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值得参考的。我想这两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明星CEO何以落选?】朱伟:非常荣幸我们科尔尼公司能作为本次研讨的协办单位。我们一直是《中外管理》杂志的理事,今天能够协助杨社长做一些工作,又有这么多的企业界、学

4、术界专家,我很高兴。我感觉这本书的一些看法和结果,与我们科尔尼为数万家企业做咨询的感觉是不谋而合的。前几年科尔尼出过一本书叫《金色的轨迹》,也认为:企业不光要注重利润和股东回报,而应该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成长。当然,柯林斯对此做了更系统、更全面的阐述。能转危为安,未必能持续发展看完这本书,大家都有一点惊讶:为什么很多被认为是优秀企业的知名CEO反而不行?但是回想起来也不奇怪,因为这些明星企业家是应运而生的。像IBM总裁或者是迪斯尼总裁出来的时候,是这个企业正遇到危机,他上来以后,使整个企业转危为安,使他成名了。但是,他能不能继续让企业持续发展?这是许多明星企业家面临的挑战。所以,要经过一定的时

5、间,才能反映出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可持续的增长。【经理人如何迈向第5级?】杨斌:这本书在美国企业界确实影响很大。我去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许多企业在管理培训时,都希望学术界给他们讲讲《从优秀到卓越》,特别是一些发展正好到了转折点的公司,想知道这样一个新发现,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比较看重这本书中的第二章:“第5级经理人”。这里有很多按我们的传统认识会觉得反常的地方。我刚翻译了一本书,叫《沉静领导》。在这本书里,他也有同样的发现:那些贡献最大的卓越企业家,通常不是所谓的“公众英雄”。他们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谦虚,第二克制,第三持久。当我们与一名真正卓越的领导者谈论他做出的杰出贡献时,他会说:“我的这

6、些表现就像留在沙滩上的脚印,过一会儿海水就会把它冲刷掉。”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很谦虚的。对于克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是:克制是最强有力的。我们做企业的领导者会发现,选择不做什么常常比选择做什么更难,也更有意义。这虽然很痛苦,但是看清哪些只是一时的潮流而不必追随,确实是很重要的。再有就是持久。很多时候,你的一些做法在一开始的很长时间里,效果不明显,但只要能坚持住而不放弃,我们的事业就会出现拐点,一下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不能坚持把这个时期渡过去,迎接那个点,我觉得很重要。【三环理论否定了核心竞争力?】“三环”缺一不可高建华:我看了这两本书以后,首先我感觉这两本书的定位各不相

7、同:《从优秀到卓越》强调的是从优秀变成卓越的公司,强调这个转变的过程。而《基业长青》提到的像惠普、宝洁、波音、通用电气,则是已经持续卓越的公司。按照这个条件,很多新兴高科技企业虽然很知名却没有入选,就是因为它们还没有资历。其次,我觉得柯林斯的主张实际上跟我们很多人想的非常接近,但是只有他如此明确、如此深刻地提出来了。《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提到了核心竞争力和他的“三环理论”之间的差别。但我认为它们并不矛盾,三环理论其实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