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

ID:2549268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_第1页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_第2页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_第3页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_第4页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因素分析论文.freel、活动硬盘以及U盘等更适合。1.2数字信息读取技术的变化与载体因素相比,技术淘汰对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影响更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及存储技术变化非常快,存储信息的技术设备、软硬件每隔3~5年就要更新换代。而数字信息和纸质信息不同,它必须借助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才能读取。即使数字媒体保存再好,与数字信息读取有关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媒体技术、数据格式,任何一样不匹配都无法正确读取。这些技术对数字信息的读取能力就是指对其特定格式的可识别性和可处理性。因此,影响数字信息长期读取的关键

2、就是格式问题。如20世纪90年代初Wordsatar格式的文件,在现在的计算机上就无法读出,甚至当前版的Word软件连早期版同类Word软件产生的文件都不能正确读出。即使恢复了部分文件内容信息,但编辑格式信息也会改变或丢失。随着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系统软件的不兼容,读取一份过去的数字文件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会更加复杂。因此,对于数字资源必须采取积极的维护和保存措施,否则等到媒体开始老化或技术已被淘汰再去恢复将为时已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保证数字信息的长期读取涉及到很多方面,既有技术因素,也有非技术的,如政策、标准、

3、资金、人员、管理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整套保存数字信息的关键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2.1更新法是针对信息载体理化性能老化而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复制技术将信息从一个旧存储介质转移到新存储介质上,保护数据本身不受存储介质质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方法是对原始数据的拷贝,只有当原数据格式没有被淘汰时才能被读出。而当软硬件环境更新或存储数据的格式过时的时候,仍不能保证数字信息的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1.2.2迁移法是根据软件、硬件的发展,将数字信息从旧的软硬件环境转换到新的计算机环境下,从而保证数字信息可以在发展的环境中被识别、使用

4、和检索,是一种随着技术变化定期改变信息格式的处理过程,是目前实际运行中使用比较成熟和频繁的方法。现采用的迁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数字信息从稳定性低的媒体迁移到稳定性更高的媒体上,从对软硬件环境依赖强的格式迁移到对软硬件环境依赖程度低的格式下;二是把数字信息从各种不同格式迁移到当前广泛使用的、易于管理的几个标准格式中,但在迁移中会对文件的原貌、格式、结构等信息造成一定程度的丢失,持续迁移时累积损失会更大。这种方法适于不要求绝对保持数据的原貌,而主要是保存数据内容和内容关系的数字信息。另外,当数据量很大时,数据迁移的工作量也会很大、费用

5、较高,还会涉及迁移时机的选择等更多的非技术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型数据库系统来说,每一次技术换代带来迁移压力就更大。1.2.3仿真法与迁移不同,它不是着眼于信息的格式,而是关注读取信息的应用软件环境。所谓仿真,就是在新的系统环境下建立一个兼容数字信息产生时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使数字信息能够以原始状态重现,是延迟技术淘汰的一种方法。如Windows平台集成一个DOS环境,从而保证原来在DOS环境下开发的软件可以正常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而再后来的Win32系统又封装了Win16仿真环境,实现对Win16应用系统的兼容。仿真法不仅能使在

6、过时系统上形成的数字信息以原始面貌(初始格式、版面与内容等)显示出来,其功能性也随之得到保护。因而仿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有助于保护、辨认那些极大依赖特殊硬件与软件而又无法在新、旧技术平台间进行迁移的数字信息等(如超文本、多媒体等复杂文件)。仿真被视为理想的保存策略,但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费用较高,只能仿真原信息的部分功能,对过时软硬件当时记录的兼容性差。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则会给仿真技术大范围应用于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形成阻力。1.3数字信息存储的安全管理由于数字信息在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滥用、遗漏和丢失,甚

7、至被窃取、篡改和破坏。因此,安全管理也是影响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一大因素。具体实施数字信息安全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社会法律、法规手段,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和规则。二是加强用户认证和授权,按其层次不同对数据的访问进行控制,为特许用户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并监控用户的活动,使其不越权使用。三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在存取与传送的过程中不被非法查看、篡改、窃取等。四是做好数据备份与监控,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重要的是制定一个备份机制与规范,对备份的时间、格式与份数要求予以规范,并给予财力的支持。同时,备份规范也要考虑不同的工作环境,例如信

8、息中心就应当要求进行时时备份,以防当前数据的丢失。对于数字信息保存部门,应当规定定期备份,并对备份妥善保管,以防各种意外的发生。五是在技术引进、系统升级时,应优先考虑系统的兼容性、技术的连续性、格式的标准化、信息迁移的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