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ID:25498710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_第1页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_第2页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_第3页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_第4页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李晓燕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或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3例,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自患者入院即开始,超前介入进行术前干预,术后采取疼痛控制、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保持膝关节相对固定、早期股四头肌床旁康复训练,中晚期指导患者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本体感受功能和肌肉灵活性训练等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康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

2、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通过系统的护理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jyqk评分(41.30±16.30)分。该部分患者均不接受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术中均适用Endobutton悬吊固定移植物股骨端,使用生物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术中同时处理合并伤,其中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2围手术期康复与护理2.1术前教育与指导,超前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使患者对手术的意义、手术过程有所了解,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1]。将典型病例的有关资料展示给患者,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股四

3、头肌、腘绳肌等进行锻炼,避免术后因患者疼痛导致不能配合或者方法错误。对于急于求成的患者需特别重视,由于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对手术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造成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预期的心理差异,需对患者循序诱导,使其对手术及手术的康复过程有清晰的认识。2.2术后院内康复护理患者术后尽快进入康复阶段,是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关节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其他骨科疾病时间短,因此住院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是关键。2.2.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观察24h生命体征,包括患者呼吸、血压以及心率等。疼痛是近年来为医疗过程中备受重视的一个内容,逐渐

4、被列“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术后前3d,在护理中特别注重患者疼痛的处理,由于手术创伤、关节内渗血、切口加压包扎等因素,关节镜下行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会在术后72h内主诉切口疼痛、关节胀痛[2],观察患者敷料包扎是否过紧、切口引流是否通畅,如存在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给予口服或者静脉使用镇痛药物,切口局部冰敷,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又能减少关节内渗血,减轻患者躯体与精神负担,便于后续股四头肌锻炼的进行[3]。另外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尤其是后叉韧带重建手术,具有一定的腘动静脉、胫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术后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者肢端血运情况以及感觉

5、运动功能情况,如果出现肢端麻木、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者消失,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2.2.2术后物理治疗术后采用的物理治疗措施包括:(1)膝关节48h内给予间断冰敷,目的是减轻疼痛,减轻关节内渗血和局部软组织肿胀。(2)患肢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可以减少关节内出血,防止膝关节局部加压包扎导致的肢体远端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3)中频脉冲治疗。中频脉冲通过局部微电流的作用,促进局部软组织水肿消退,促进软组织愈合。(4)红外线治疗。术后72h后给予局部红外线热疗,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及软组织愈合,有利于减轻关节内粘连以及促进膝关节内积液

6、的吸收。2.2.3膝关节肿胀和积液的处理关节镜手术后关节常出现积液肿胀,给患者带来不安和焦虑[4]。术后每日记录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和浮髌试验情况,作为关节内积液处理的依据。术后关节局部的理疗措施可有效减轻关节内渗血导致的关节肿胀,早期的主动功能锻炼也有利于肿胀的减退。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可能存在的排异反应也是产生关节积液的原因之一。本组患者术后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内积液,因肿胀明显需要行穿刺者仅有3例,有1例出现反复关节内积液,给予口服激素3周,同时配合关节穿刺抽液,症状逐渐消失。2.2.4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应

7、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要求膝关节位置相对固定,在进行锻炼时不妨碍肢体的正常部位保持运动功能,加强肌力,以保护和促进重建的韧带进行重塑,能够做到动静结合的功能,防止并发症[2]。目前,我们采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进行固定,达到静态固定和动态保护的目的。针对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叉韧带的愈合特点,我们在使用支具时采取比自体腘绳肌较为保守的方法:第1~3周前叉韧带固定在30°,后叉韧带固定在0°,第4~6周开始由0°逐渐开始练习屈伸至90°,第7~8周在0°~120°之间屈伸活动,12周后行走姿势,自然后去支具行走。2.3早期院内康复训练根据交

8、叉效应理论,两侧肢体同时进行肌力练习,可诱导患侧肌肉进行等长收缩,这种交叉效应可使患侧肌力增加30%[5]。我们对患者同时进行健侧肢体肌力训练。2.3.1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包括腘绳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