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

ID:2551304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1页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2页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3页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4页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了代写论文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即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引导,提供思路;对待问题,实事求是。关键词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仍存在着数量少,质量低

2、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难道学生真的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无所知,或者说学生在学习中真的没有丝毫疑问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造成上述现象,其中有一部分根源在于老师平时一些不经意的评价或因不善于正确引导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不少学生成了“入学时是一个问号,毕业时是一个句号。”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

3、点,所以教学应当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此谈谈本人的点滴尝试。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作为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既要勇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进一步思考所产生的新的困惑,新的问题。前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后者可以使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思考和参与。在新课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也要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时间,让质疑问

4、难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思维将会不断地掀起波澜,因此,质疑问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关键就是设法让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不仅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还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受到启迪,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疑问,但这种疑问未必非常明确。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疑问用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来解决问题。二、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

5、,如果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乐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习惯,我采取了如下做法。1.采用提问准备一本提问记录册,由科代表记录提问者姓名、提问日期、问题内容、回答者姓名等。记录的内容、质量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期末总评的重要参考标志,以对那些善于提问题和积极探索答案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建立起激励机制。每周由科代表统计一次本班学生提问的次数和回答问题情况,并向全班公布,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从而形成良好的问答氛围。2.自我展示每节课前,我都要抽出3分钟

6、让学生自我展示。先由一名“相信自己行”的同学上讲台,让其他同学随意向他提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三个问题,如果他三个问题回答过关了,他就拥有向全班同学提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钟的节目,所表演的节目必须让同学表决通过,从而达到“我能行”。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3.精彩的问题上黑板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每堂课的最

7、后,都要公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预习的重点,并要求学生设计好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两项处理:一是掌握预习的质量;二是筛选。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讲台去“亮相”,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而我在讲课时也可以直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了“无用功”。4.讲伟人的故事科学大师的经典故事是最好的榜样。我觉得,如能带上全班学生,顺着那些科学家的思路走走,看看他们是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又是如何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指引之下,不断地逼近真理的,这比单纯地讲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

8、理解“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三、积极引导,提供思路“好问”和“勤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达“善问”。启发引导学生到生活和生产中找“问题”,到实验中找问题,到想象中找问题,利用其他学科与所学教材有联系的事实和资料,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四、对待问题,实事求是学生提出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甚至给教师出了难题,教师不应环顾左右,避而不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