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ID:2552890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_第1页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_第2页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_第3页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_第4页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滨海植被是陆海生态过渡带的重要生态系统[1],对防御台风暴雨的袭击、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海岸带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作用[2]。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海岸地区的植被生境受到了破坏。海岸带乡土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因生境的消失和破碎化而急剧下降,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不少乡土种群面临灭绝的危险[3]。截至目前,广西沿海陆地及海岛已呈现了桉树化趋势[4],植被单调、景观均一化日趋严重。而且由于修复目标的不确定,使得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

2、设计游移于园林与生态之间[5]。为了减轻人类活动对滨海植被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使其重新回归到自然演替的轨迹上,我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批准并实施了一大批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6]。但是由于滨海植被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随着生态修复技术的逐步实施,滨海植被生态系统状况及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就需要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来评判其修复效果并监测修复工作情况[7]。  如何通过从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具体项目展开,从工程技术和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调查分析,建立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的评价体系,  给出滨海植被生态

3、修复工程效果科学全面的评价结果,对科学规范管理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德尔菲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对广西石角开展的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海洋生态工程的监管与监测评价提供技术手段。  1研究区域及工程概况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西南沿海地带,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得保护区滨海植被面临着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巨大压力。2010年保护区开展了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

4、物多样性生态恢复工程项目,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是其中的一部分,位于保护区石角管理站,主要开展滨海植被调查和造林恢复作业区本底调查,植物苗圃及数控温室建设,野生植物树种筛选、繁育,生境改造及造林定植、幼林抚育等工作,以实现保护区的滨海植被的生态恢复。  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滨海植被恢复造林工程4.03hm2,造林树种为膝柄木、银叶树、红鳞蒲桃、海南蒲桃、海芒果、红椎、幌伞枫、格木、假萍婆等11个乡土树种,种植规格为2m1m;在石角管理站建设1个面积240m2的数控快繁温室,主要培育种类有红鳞蒲桃、山蒲桃、酒饼簕、

5、竹节树、紫荆木、黑嘴蒲桃、打铁树等,共计育苗12.07万株;建设1个44.1m2砖混结构的管理用房。  2评价原则与体系  2.1评价原则  影响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结果是否科学与实用的重要因素是指标选取是否准确、科学。笔者在进行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时,遵循以下评价原则:①科学性。评价体系建立要有科学依据,选择客观存在的指标,概念必须明确且有一定的独立内涵,能够在空间、时间上反映工程的修复效果;②整体性。评价工程修复效果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必须将单个指标联系起来才能从各个方面反映工程实施区域的修复后整

6、体特征;③全面性。效果评价不仅要考虑工程技术,还要考虑到工程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联系,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有说服力;④可操作性。要保证对生态修复工程本文由.L.收集整理效果评价的全面性,就需要建立庞大的指标体系,其中有的指标难以通过数量来衡量,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指标的现实性和易获得程度使指标具有可操作性;⑤动态性。实施修复措施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修复,但生态系统的功能得以修复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由于生态修复长期性的特点,在评价时要设定能够动态监测的指标,积累长期监测数据,以保证对工

7、程效果的可持续评价。2.2评价体系  笔者综合考虑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认为其效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工程的具体项目展开,从工程采用的技术和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出发。结合海洋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特点,建立的评价体系包括了生态状况、环境压力、工程管护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在生态状况方面,主要考虑了植被面积、植株种类、植被保存率、植被覆盖率等反映滨海植被生长、保存因素。在环境压力方面,主要考虑了对植被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水质和沉积物因素。在工程管护方面,主要考虑了工程技术和配套管理措施对工程效果的因素。在社会

8、影响方面,主要考虑了工程对周边居民以及涉及科研影响的因素。根据上述评价原则和指标分析,笔者将4个方面18个因素建立成3个层次的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要素层,第三层为指标层,如图1所示。  图1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  3评价模型与方法  3.1评价模型  笔者参照重值如表1所示。  3.3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