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

ID:25530154

大小:4.5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_第1页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_第2页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_第3页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_第4页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故知新回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导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就是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局势。那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第1课时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知识梳理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矿藏等特权。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2、脉,把中国变成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最终完全控制中国。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你认同下列观点吗?对此,你有何看法?认同第一种观点,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了高额利润,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技术,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但其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两种说法都不全面。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的危害,也要看到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如近代技术和创新精神等。民族资产阶

3、级的成长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为了“收回利权”“振兴实业”,国内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著名实业家张謇就曾发动代表请愿,要求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在废科举、兴学堂和出国留学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和接受了西方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孙中山:在众多革命者中,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孙中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1.兴中会

4、——革命团体建立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①时间、地点:1894年11月,夏威夷的檀香山。②性质: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③口号:“振兴中华”。④影响:2.中国同盟会——革命政党建立①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②领导人:孙中山被选为总理。③性质: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④革命纲领: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⑤活动:同盟会成立后,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结合

5、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等等。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清政府,民族危机加重。经济领域,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也有革命者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呐喊?在辛亥革命前短短十几年内,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

6、革命者的呐喊是为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因此,“救亡”成为当时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思维延伸如何评价“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后,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清政府的

7、“新政”和立宪知识梳理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之时,清政府也曾试图改革,实行“新政”和立宪。但它们都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人们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与愤怒越来越强烈,一场更大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中。注意:清政府的“新政”实际上就是一次失败的改革,由于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导致改革失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辛亥革命课堂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阶级基础思想宣传组织条件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