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设计

劝学教案设计

ID:25533145

大小:54.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20

劝学教案设计_第1页
劝学教案设计_第2页
劝学教案设计_第3页
劝学教案设计_第4页
劝学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劝学教案设计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整理劝学教案设计,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劝学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

2、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29★精品文档★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

3、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

4、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29★精品文档★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5、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29★精品文档★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6、。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gǎo砺lì跂qì舆yú蛟jiāo跬kuǐ骐qí  骥jì驽nú锲qiè镂lòu鳝shàn生xìng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7、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29★精品文档★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

8、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