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设计(2)

劝学教案设计(2)

ID:41585975

大小:61.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8

劝学教案设计(2)_第1页
劝学教案设计(2)_第2页
劝学教案设计(2)_第3页
劝学教案设计(2)_第4页
劝学教案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黄一中分校2015级语文组集体教案课题《劝学》课时2第二课时总第课时备课人备课时间2016^/22课型新授个人见解授课人閱上课时间2016・授课班级班1•背诵第三、第四段2.积累相关实词3.讲解并背诵第一段重点难点重难点:背诵第三、第四段教学过程一.研习第三段:步骤:齐读一一•二段后,由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教师补充归纳相关知识点。(一)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1•重要字词须臾之所学:片刻(吋间副词见《基础知识手册》第503页)吾尝跋而瑕矣:提起脚后跟而见者远: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人闻者彰:清楚假舆鸟者:借助,凭借致

2、千里:到达绝江河:横渡2•词类活用(1)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水(3)登高而招:形作名高处3•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4•翻译句子(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车巧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般人没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二)课文探讨分析:第三段:阐明学习的作用。1•首先指出“思不如学”;2.然后用FI常生活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

3、登鬲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乂一次证明了“学不可以已”。这种良好效果的取得,主要是“善假于物”,就是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因理推论:君了Z所以成为君了,是善于利川学习的帮助来改造白己的缘故。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冇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二、研习第四段:齐读第四段,山学纶结合注释疏通木段文意,教师作补充归纳相关知识点。(一)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1.重要字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而神明自得:指人的智慧圣心备焉:圣人Z心,通明的思想故不积睦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蹄”,跨两脚为“步”。无以

4、致千里:没有用来……的(办法)骐骥一跃:骏马锲而舍之:刻金石可镂:雕刻用心一也:(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蟹六跪而二螯:蟹腿、蟹钳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2・词类活用(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指“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纟二(3)积善成徳善:形作名密£3.古今异义(古/今)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4.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非蛇鳞Z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5•翻译句子(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

5、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二)课文探讨分析:第四段作者用了

6、•个比喻。从“积土”、“枳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蹉步”、“不积小流”从反血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卜•而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鷲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

7、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Z”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Z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枳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木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饬度来论述屮心论点的。三.高考链接文言文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按“定语+中心语”格式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定语与中心语Z间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美丽富饶)的四会、(蜚声海内外)的四会柑橘、(秀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等等。在古汉语中冇时将定语移置到中心词Z后,即“定语后置”。这种定语后置的语旬译成现代

8、汉语时,要将定语还原到被它修饰的屮心语前血。中学课本文言文小的定语后査大致有以下儿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口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译: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对策没有确定,想找(一个可以派去冋复秦国)的人,没能找到。(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着。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译:(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