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治疗痛经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

ID:25553377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_第1页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_第2页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_第3页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医治疗痛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医治疗痛经石丽君(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摘要】中医治疗痛经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医对痛经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上进行了辩证,并依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了治疗方法,在选用药物时多采用辛散一类药物,温经活血,使精气通达,畅行于人体经络之中,濡养经络、肌肉、四肢,是患者解除不通、不荣所导致的痛经。【关键词】中医;痛经;'冶疗【中图分类号】R271.ll【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24-02在中国,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女性曾受过痛经的困扰,每到月经期间,就开始出现腰痛、手足四肢发冷、面色发白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难以忍受、卧床不起,影

2、响正常生活。我国大部分痛经患者主要选择接受中医治疗或者中丙结合治疗,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痛经方面,确实具有很大优势。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1]。中医对痛经原因的研究,它更多的是讨论原发性痛经,对此从表、里、虚、实、寒、热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辩证治疗。从虚实方面来辩证治疗,有的学者展开了对此展开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关于痛经虚实原因的调查(n=160)[2]原因虚证虚实夾杂证实证比例33.75%15.625%50.625%从调查结果来看,痛经以实证居多,少部分是由于虚所导致的,这符合中医的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指导的思想。就

3、由实证导致的痛经讨论,女性的月经最早在中医被称为天癸,行经也,必天癸之水至于胞中,而后冲任之血应之,亦至胞中,于是月事乃下[3]。天癸需要随经络运行到胞宫的循行过程是会受到气滞、血瘀等因素影响,这也是实证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中医对此采用了行气活血的治疗方法,比如四物汤、少腹逐瘀汤、加味乌药汤、逍遥散等,气血同治,用通、活、散的方法使气血循环流动起来,最后达到正常生理状态。以加味乌药汤为例。该方由乌药,砂仁,延胡索,甘草,木香,香附,槟榔组成[4】,在《济阴纲5》中列为“治经病疼痛”方,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导致的痛经,临床症状表现为少腹、乳房、两胁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

4、紧。加味乌药汤中香附作为君药。香附,气平,味辛微苦微甘,在本草纲S—书之中被认为是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在此方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以乌药和延胡索做臣药,辅佐君药,相辅相成,其中乌药性温、辛,发挥了“气中血药”的功能,行气、温肾、散寒,辅助香附一起行气止痛。延胡索用来破血,破淤血活新学,帮助香附行血,同吋延胡索还能理气、止痛,达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房中的佐使药物也大多是辅助药性的,比如炙甘草性温和,可以缓急止痛,砂仁可以理气、和胃、宽中。由此可见,治疗此一类于淤、阻、滞所导致的痛经,应该主要用活血行气药,如木香、砂仁等,也可用活血药物,如乌药、延胡索等。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如

5、此,李鸣等用自制玄归止痛滴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有效率达97%[5]。从寒热方面来说,主要是寒性体质的人痛经所占比例比较大,寒性凝滞,体内寒气使精气血液被凝滞,不能通达四方,不能再经络中流利往来,导致痛经。主要症状表现为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肢寒畏冷[6】,此时位当采取温、暖的基本治疗方向,用性温、热的药物,配伍成方,再辅助对应的手段,加以应用,使血气得温则行。主要代表方有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等。以温经汤为例,其病机为瘀血阻滞少腹,冲任虚寒,而肝为瘀血,所伤为病之本[7】。方中吴茱萸、桂枝为君药,用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8]。吴茱萸此吋是针对寒这一根本致病因素,起到

6、散寒温经的作用,这就是中医的神奇奥妙之处,不拘于一病一药,于万法之中求根本,最后殊途同归,这也是治病求本的体现。桂枝与吴茱萸同为君药,因为它也是作用于寒症这一根本因素,桂枝温经络通血脉,助阳化气,入肝经,用于阳虚不得温通,经脉凝滞。川芎、当归、牡丹皮作为一组臣药,当归偏重于血,川芎偏重于气,牡丹皮偏重于热,不管是何种淤滞,都会有很好的疗效。而方药配伍极具特点,以温补为主,再加入少量的寒凉药物,做到补而不滞,防大热药物伤阴,整个方药刚柔并济。从表里辩证,痛经属于里症,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当然也奋可由外邪所引发,此时亦可依中医思维来进行辨证论治。不管是从虚实、寒热方面来辩证

7、,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痛经的治疗十分有心得,并且从各个不同的病因开始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0的。我们可以看中医的治疗方案,主要选用性温、辛的药物(淤热症状除外),辛则行散,所以这两者药物不仅可以温经,也可活血,这对于大多数的痛经都是有效的。除了服用中药之外,中医还创造出温针、膏药、按摩、茶饮食疗等方法,在不直接接触药物的情况下治疗疾病。就温针来说,中极、三阴交、子宫是主要的艾灸穴位,病情比较严重的可以采用针灸治疗。肝肾不足亏虚所致痛经,可以针灸足三里、命门,滋补肝肾;气血不足的患者,应该针灸关元、血海,补益精血;寒凝经脉的患者,则取穴于太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