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b)答案

中外教育史(b)答案

ID:25564538

大小:7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中外教育史(b)答案_第1页
中外教育史(b)答案_第2页
中外教育史(b)答案_第3页
中外教育史(b)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b)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教育史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2.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在对职业教

2、育概念的最早阐述上,涉及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这二点职业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选职业教育,思潮过到高潮。3.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2分恩物的条件:第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不能表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

3、并预示后续的恩物。第三,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有趣、透明的观念---者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整体。4.一般发展: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1分一般发展是指: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3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_御_2.泮宫_3.学部_4.凯兴斯坦纳5.尚自然展个性6.颜氏

4、家训7.教育赦语8.巴特勒9.抗日战争10.哈佛学院11.汉堡协定12.有教无类13.导生制14.创办新式学堂_15.《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16.1905___17._和谐18.陶行知18.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1分)1.A2.B3.C4.A5.B6.A7.8.D9.D10.B11.C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各要点2分)(1)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了分科教学以及学

5、科的毕修与选修的制度,体现了对当时教育流于形式的批判。(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创立“三舍法”。(3)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2.简述“朱子读书法”。(要点全5分,解释部分1分)1)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的过程应该根据难易知识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再次,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篇章的顺序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任意发挥。4)切己体察。读

6、书不仅是要获取知识寻求意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自身体养的提高上。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3.简述新教育运动的历史影响。新教育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但是,新教育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纪律的矛盾及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矛盾等。4.简述杜威的教育本

7、质观。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2.教育即生活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的观点。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由此提出“从做中学”的原则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

8、0分)1.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直接影响于杜威教育思想。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分2)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3分第一,生活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