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

ID:2556603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_第1页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_第2页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_第3页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_第4页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摘要:本文以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用法律维护权益”新授课为蓝本,通过对三次课堂实例的施教——研讨——改进,对课堂教学中凸显的亮点、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环节,初步形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精讲点拨、拓展提升——归纳总结、达标测评”思想品德课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关键词:课例研究优化教学环节课堂实效简介:胡邦霞,女,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教学环节是构成

2、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的研究是以“优化教学环节”为起点提升课堂实效,通过安排同一位教师,选择同一课时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连续三次的“施教——研讨——改进”,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而明确,教学重难点更加突出而准确,教学环节更加灵活而简洁,从而使课堂效率大为提高。一、课例的雏形我们选择的课例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九课“法律与生活”的第二站“用法律维护权益”。教学方案如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

3、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手段和途径;知识目标: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说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称。【教学重、难点】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说明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侵权现象依然存在,面对如此情况如何正确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导人新课。环节二:自主预习,发现问题。(PPT)出示自学目标:(1)举例说出与我们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2)法律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方式有哪些?(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

4、受到不法侵害时,该怎么办?环节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自学成果展示并针对自学中疑惑点交流探究。环节四:解难释疑,拓展提升。教师通过漫画、视频展示材料,对“校园暴力”、“消费者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怎么办为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辨一辨、议一议等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归纳,从而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侵害行为,采用法律手段进行的维权途径。二、课例的再思考2013年6月3日到6月8日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中,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及学校的有关领导对这节课进行跟踪研究,分别从

5、导、学、讲、练四个维度进行观课,课后及时进行议课、评课,执教教师也不断对自己的课进行修正、完善。1.凸显的亮点。课堂教学难点突破较好。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教师的点拨、提升,突破本课重点,教学目的达成较好;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表现有二:一是探讨问题具有开放性,如:怎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参与人员具有开放性。板书设计形象直观。以“蜘蛛网”图式呈现板书和以“知识树”形式呈现课堂总结,使板书有趣、直观、形象;课堂内容充实、有效。我们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执教教师拍摄了校园暴力MV、法院对小梅的抚养权判

6、决的片段等。2.潜在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主体表述不一致,定位不够准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全面,有的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混淆;二是教学重点、难点相混淆,难点遗漏,易混淆点讲解不清,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处理教材时,教师把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强力的手段”这一教学重点遗漏,这是第一次研究课的最大败笔。教材正文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如调解、和解、诉讼、仲裁等几个概念相对比较专业,教师在第一次施教时涉人过深,教师所列举的实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从概念字面解释学生会更加模糊,难以理解;三是教学环节生搬硬套我

7、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过于繁琐,没有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去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表现为导入环节用时过长(3分钟),语言不够精炼;导学、导练技巧欠佳。如学生围绕自学目标进行自学时,教师的学法指导不够到位,课堂上动态生成超过教师预设范围的知识,教师在引导、指导上不够及时。其次,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环节用时过长(占用15分钟)。学生展示的都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的疑惑点很少。3.问题的矫正。针对课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修,第三节研究课我们作了如下修改:第一,使教学目标确定更为明确。知识目标: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说出

8、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法律名称;理解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强力的手段;能力目标:掌握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手段和途径,初步形成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初步形成依法维权意识。第二,使重、难点设置和突破更为合理。经过研究,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知识层面的要求是教学重点,行为能力方面的要求是教学难点。为此,此课例中的教学重点修改为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强力的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