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

ID:25566876

大小:3.0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1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_第1页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_第2页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_第3页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_第4页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11沈阳报告(沈北满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城市概述2第一节沈阳概述2第二节、沈阳总体经济及产业结构4第三节、沈阳规划情况5第四节、沈阳“十一五”规划7第二章沈北新区、满融区经济及特征9第一节、沈北新区经济、产业结构9第二节、沈北新区区域特征10第三节、满融经济区经济、产业结构10第四节、满融经济区区域特征10第三章沈阳市房地产状况11第一节、全市房地产现状11第二节、全市近几年土地放量12第三节、全市近几年房地产开发量及消化量12第四节、沈北新区房地产状况13第五节、沈北新区项目调查14第六节、满融经济区房地产状况18第七节满融经

2、济区项目调查19第四章项目地块价值判断22第一节、沈北新区项目地块简述22第二节、满融经济区项目简述27第22页共22页第一章城市概述第一节沈阳概述1.1城市印象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

3、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总人口720.4万人,市区人口506.6万人。第22页共22页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全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机遇,沈阳市政府确定,到2010年把沈阳建成全国

4、装备制造、东北地区商贸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沈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及科技实力,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1.2行政建置沈阳市下设辖1市3县9区,设有四个开发区。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东陵、新城子、于洪、苏家屯9个区,新民1个县级市,辽中、康平、法库3个县。下设113个行政街道,85个乡,55个镇。1.3区域气候沈阳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全年

5、气温在-29℃-36℃之间,平均气温为8.1℃左右。年降雨约721.9毫米。日照时数2289.2小时,无霜期188天。水资源总量32.6亿立方米/年,水域137313公顷。沈阳冬季寒冷,冰雪景色是沈阳一大特色;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天高云淡,凉爽宜人。每年4-10月是旅游的黄金季节。1.4交通沈阳与国际19个城市、国内45个城市(地区)实现通航,拥有国际航线11条,国内航线53条,民航运输起降4.2万架次;第22页共22页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

6、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1.5人口数量及结构沈阳目前总人口约820万,其中流动人口约200万左右。2001-2006年沈阳市人口结构年份户籍人口(万人)市区人口(万人)县市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2001689.3487.7201.6253.6435.72002688.9488.7200.2250.6438.32003689.1488.4200.7248.5440

7、.62004693.9492.3201.6247.6446.32005698.6495.9202.7247.7450.42006703.6499.9203.7248.6454.6第二节、沈阳总体经济及产业结构2.1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2006年沈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年份GDP(亿元)增长率(%)人均GDP(元)2001123810.1179602002140013.1203222003160214.22324820041900.715.52739220052084.1163022220062482.

8、516.5335382.2产业结构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沈阳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这符合如今发达经济地区发展模式。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1:43.5:50.4调整为5.5:45.8:48.7。2001年-2006年沈阳市各产业产值及比重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22页共22页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200176.66.254243.8619.450200283.66615.243.9701.250.120038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