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ID:25575762

大小:1.1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20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_第1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_第2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_第3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_第4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以上,每年约有60万例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2000年资料显示:我国泌尿道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之后居医院感染第三位,约10.9%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尿管的插入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和诊断定义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管48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

2、倍视野插尿管者应结合尿培养病原学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样菌(非留置尿管)培养G+球菌菌落数≥104cfc/ml、G-杆菌菌落数≥105cfc/ml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样菌培养菌落数≥103cfc/ml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患者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G+球菌菌落数≥104cfc/ml、G-杆菌菌落数≥105cfc/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

3、症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肠球菌假单胞菌肠杆菌沙雷菌念珠菌危险因子一般因素:(不可改变)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外伤)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有并发性疾病,如糖尿病、截瘫等)特别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正相关24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1-5%开放留置导尿管4天以上100%密闭式导尿7天以内20%感染源内源性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病人为主外源性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

4、多发生在24-48小时内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医护人员的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健全制度,落实控制与落实导尿管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等相关技能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包括导尿管类型的选择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限制与感染危险评估留置尿管的护理维护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根据需要决定置留时间。不能仅仅为护理病人的人员方便而插管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调尿管

5、插入术的适应症和正确技术反复置入尿管和长期留置尿管,均可引起难治性泌尿系感染,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导尿管置入术的适应症各种病因(如产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动力性或梗阻性尿潴留,且尿道无严重狭窄神经元性膀胱功能失调的病人导尿全麻、腰麻及长时间持续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危重病人需要准确记录尿量的导尿管置入术的禁忌症病人能够自主排尿仅为获得尿培养或某种诊断检查如尿电解质而采集尿标本对并无尿潴留,仅有失禁的病人为代替一般护理,安置并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原则上不超过7-10天,否则应选用其他方式操作术前必须按无

6、菌要求洗手护理导管部位或操作导尿管器械前后均应立即洗手应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插入导尿管。插管时准备手套、手术孔巾、纱布,选用合适的灭菌液清洁尿道周围,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利多卡因润滑凝胶和一次性无菌石蜡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根据患者年龄、尿道口大小等,在确保引流通畅基础上,选择使用外径合适的尿管以减少置入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置入时操作应尽量轻柔,如出现导入困难不可反复强置,应立即请泌尿专科医师会诊置入导尿管后要适当加以固定保护,预防尿管滑动不要随意牵拉导尿管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必须采用密闭式无菌引流持续维护密闭无菌引流系统,定时

7、消毒不要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除非必须冲洗导尿管。如果违反了无菌操作、或出现了分离或渗漏应消毒导尿管和引流管连接处后,再用无菌技术重新放置集尿系统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冲洗对于留置尿管在72小时以内者,应尽可能避免持续膀胱冲洗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采用密闭式持续冲洗预防阻塞,为了解除由于凝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可采用间断冲洗法(尽量使用三腔尿管)尚未证明持续抗生素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故也不应做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来执行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无菌冲洗器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冲洗时,操作者应使用严

8、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容量无菌注射器反复冲洗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可通过反复的冲洗保持通畅,如果导尿管本身是造成阻塞的原因(如凝结物的生成),那么只能更换尿管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标本的采集如果需要少量新鲜尿液作检查,先用消毒剂消毒导尿管出口或采样口,再用无菌针或注射器吸取尿液。如果需要大量尿液作特殊分析应运用无菌操作从引流袋内获取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尿液引流维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