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

ID:25578314

大小:16.09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1-20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_第1页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_第2页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_第3页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_第4页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个人简介杨正才E-mail:yang516516@163.com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并逐渐由辅助向主要的发展过程。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传统电气系统电子化,使得整车电器性能大大提高,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以及排放净化等。随着科学技术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器电子设备日趋复杂,用电设备的数量和功率不断增加,产品质量及性能日益提高,并且正向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集成电路与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正越来越多的在汽车

2、上得到应用。概述学习的目的1.了解常见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必要的维护保养及修理方法3.掌握一定的单片机控制方法主要组成部分1.汽车电源系统(电源是汽车电器的核心)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装置。其中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是主要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发电机与蓄电池并联工作;发电机配有调节器,主要作用是在发电机转速和负荷变化时,自动保持发电机输出稳定电压。车载蓄电池是一个能量传递上可逆(可充/可放)的直流电源,按其功能可分为起动蓄电池,动力蓄电池。起动蓄电池工作时间较短,瞬间电流要求高,因此其内阻要求尽量小。动力蓄电池

3、作为能量的持续提供者,相对要求比能量高,大电流充/放的持续时间长。由于动力蓄电池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由其供电驱动的车辆的行驶性能,因此蓄电池的荷电状态监测作为一项新技术得到重视。2.与发动机相关系统2.1起动系统包括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等。其作用为起动发动机由静止到运动。2.2点火系统其为汽油机特有。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点火系。其作用为产生高压火花,点燃混合气。3.照明信号系统各种车内外照明灯、信号灯、喇叭、蜂鸣器、闪光器的使用保证车辆运行时的人车安全。4.仪表显示系统使驾驶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发动机运转以及车辆行驶过程

4、中有关装置的工作状况,例如电流、电压、机油压力、水温、油量、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等等。5.辅助电气系统主要有刮雨器、空调、音响等。6.配电系统包括各类保险丝盒、组合开关、独立开关以及供电继电器等。汽车电器电子设备特点1.低压现有汽车电器电子设备均采用低压电。标称电压6、12、24V三种。其中汽油车普遍采用12V电压,柴油车多采用24V电压。相对应的发电装置12V系统额定电压为14V,24V系统额定电压为28V。采用低压电的优点在于安全性好蓄电池栅格数较少,对减小蓄电池的质量和尺寸有利。42V电源系统42V系统是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提出的

5、,其目的是在现有汽车空间条件下提高车载电源的供电能力,降低车载电源的功率损耗。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通过电压提升减少电流载量,减小线束线径。促进现有电器装置微型化,缩小体积,减轻重量。2.可以将发动机驱动附件(如冷却风扇、水泵、转向动力泵、空调压缩机等)从发动机中分离出来,直接由电动机驱动进一步减少发动机零件和重量,降低发动机的负荷,提高生产效率。3.促进发动机技术变革,发动机内部一部分机构可由机械驱动改为电驱动。例如气门开启关闭直接由电动机和计算机联合控制,省略了凸轮轴配气机构。4.为实现汽车全面电控化了提供条件。2.直流这是因为发动机

6、须依靠电力起动机起动,而起动机的电源由蓄电池提供,但蓄电池的电能消耗必须用直流电进行补充,所以汽车电器电子系统为一直流系统。3.单线制由于汽车电器电子设备为并联方式,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使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另一根导线则由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金属部分替代。单线制不仅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而且也便于安装和检修。4.负极搭铁利用单线制时,蓄电池一个电极接到车体上,称为搭铁。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目前汽车均采用负极搭铁,其原因是对电子器件干扰小,对车架及车身电化学腐蚀小。新型电子控制装置的发展、 特点与应用1、2005年,我国

7、汽车电子市场约为3000亿规模的“盛宴”。全球每辆新款汽车的电子设备支出占比例大约为26%,这一数字相当惊人。一、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2、国际和国内品牌纷纷涌入汽车电子市场。2004年度的TCL、康佳、夏新及创维家用电子品牌加入汽车电子行业的潮流之后,包括中兴、华为、国微等大批电子技术型企业也纷纷进入这一市场;本土军团面对的国际品牌方阵则更是强大,包括Motorola、Intel、Philips、Siemens、Bosch及德尔福等厂商在内的欧美系及包括松下、电装等在内的日系品牌。3、国内汽车电子业面临尴尬。我国有超过1000家的汽车电

8、子制造商在参与竞争,国际品牌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十分明显,30%的国际品牌把持着中国70%的汽车电子市场。二、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1、发动机新技术2、底盘新技术3、汽车安全新技术4、汽车电子与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