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ID:2558675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1页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2页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3页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论文.freel,为3.685%上坡;下行隧道里程K0+853~K1+160,长307m,为3.800%上坡。元墩2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1+267~K1+730,长463m,为3.681%下坡;下行隧道里程为K1+240~K1+593,长353m,为2.689%下坡。两隧道设计净宽9.75m,净高5.0m.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隧道采用锚喷砼做初期支护,复合式衬砌。2、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2.1工程特点元墩隧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隧道短。两隧道长度都较短

2、,最长的2号上行隧道只有463m.②开挖断面大。两隧道单向行驶均为2车道,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开挖断面105.7m2.③埋深浅。隧道进、出口埋深浅,元墩1号隧道、2号隧道上、下行进、出口均有明洞,隧道的最大埋深也只有40m~90m.④地质条件差。元墩1号隧道穿越岩层为泥岩夹页岩,薄层构造,层理发育,易风化成碎片状,全部为Ⅱ、Ⅲ类围岩,元墩2号隧道Ⅱ、Ⅲ类围岩也占52.7%~64.1%.Ⅱ、Ⅲ类围岩岩石也较破碎。⑤有地下水。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岩体破碎,地表水易于渗入,成地下水。地下水使泥岩软化,降

3、低强度。⑥元墩2号隧道宁强端紧接黄坝河大桥,不宜施工,只能从勉县端施工,不但沟谷狭窄,施工是反坡,条件困难。2.2主要技术措施根据元墩隧道特点,结合我单位拟投入的设备能力,公路隧道施工经验及技术水平,确定采用如下技术措施:①由于地质条件差,隧道开挖采用我单位独创并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线形微震爆破新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必要时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②对于易出现塌方的Ⅱ、Ⅲ类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等预支护措施,确保安全通过。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洞口段尽量采用机械开挖,以最大限度减少

4、对围岩的扰动。③开挖方法,Ⅱ、Ⅲ类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上、下台阶同时钻孔同时爆破,以减少爆破次数和对围岩的扰动。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以便使用大型机械。④二次衬砌两隧道均采用衬砌台车,先墙后拱施工,以保证衬砌的整体性和防渗性。⑤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和要求,及时开展施工量测,做好信息反馈,以指导安全施工。⑥加强排水措施,及时排除地下水,防止浸泡围岩。3、施工方案元墩1号隧道较短,上行隧道300m,下行隧道307m,不是控制工期工程,安排二个施工队从勉县端单向施工,一个队负责一个洞口。元墩2号隧道上行463m,下行353m,元墩2号隧道宁强端

5、紧接黄坝河大桥,又无弃碴场,不宜施工,我单位从勉县端单向施工,上、下行隧道安排二个队施工。元墩1号隧道地质条件较差,岩石为泥岩夹页岩,为Ⅱ、Ⅲ类围岩,设有工字钢PS格构梁支撑,为施工安全和便于架设钢支撑,开挖采用超短台阶法,整个断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滞后上部3~5m。元墩2号隧道其中Ⅱ、Ⅲ类围岩亦用超短台阶法开挖,石质较好的Ⅳ类围岩用全断面法开挖。元墩1号隧道掘进采用简易台车和气腿式凿岩机钻孔,上、下台阶同时钻孔爆破。2号隧道用液压钻孔台车钻孔。出碴均用无轨运输,装载机装碴,大型自卸汽车运碴。两隧道的二次衬砌采用衬砌台车施做,自动计量砼搅

6、拌站拌制砼,砼搅拌运输车运送砼,输送泵送砼入模,高频插入式震捣器和附着式震捣器联合震捣,以确保砼内实外光。使用自制防水卷材安装台车敷设土工布和防水板。明洞采用大开挖施工,其余段均用暗挖法施工。由于隧道短,采用小型轴流通风机进行通风。元墩1号隧道是上坡施工,水可自行流出,在隧道中心设排水沟排出,元墩2号隧道为下坡施工,采用机械排水。4、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两隧道主要按“新奥法”施工.由于洞口围岩风化破碎,为了防止洞口坍塌和能顺利进洞,采用∮50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围岩,开挖后及时做初期支护,并用工字钢架加强初期支护。开挖进尺控制一次立一榀工字

7、钢拱架,以保证施工安全。为保证洞口稳定,在明洞衬砌外施作2m套拱,支挡仰坡,防止坍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