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

ID:25587123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_第1页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_第2页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_第3页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_第4页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访谈嘉宾:  王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员  丁焱江苏南京市马府街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9年  潘艳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5年  全艳珠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美术老师、教龄3年  苏娟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7年  徐婷江苏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班主任、教龄10年  邹翎江苏南京市瑞金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龄19年  记者:之前,已经有媒体对3D打印在南京基础教育领域的相关实践活动做了一些报道。这里还是请王昊老师简单介绍一下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  王昊:秦淮区3D研究社团成立于2013年1

2、1月。目前成员30人。可以看出,我们的成员以秦淮区信息技术教师为主体,年龄在25~35岁之间。我们的老师均为利用课余时间自发报名参与研究。热情、有想法、想做事是这个群体的特点。  秦淮校园3D研究社团以工作、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走进课堂为宗旨。研究之初,我们有3D打印数字坊、思维间秦淮校园3D这样的名称。后来确定为秦淮区3D研究社团。我们是这么考虑的,这个社团的功能不能局限在时间、空间、加工车间以及功能符号的含义,我们要结合教育、结合学生的课堂,集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及科研于一体。  记者:我知道秦淮校园3D研究社团是全市普教系统最早开展3D项目教学研究的教师群体。社团从最初的成立到现在初具

3、规模,成为南京3D打印教育应用的先锋,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丁焱: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始终困扰我们:孩子的想法创意无法实现。另一个现象就是现行的信息技术课与时代科技发展的脱节。在2013年,王昊老师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3D打印技术,希望我和他做些研究与尝试,看能否以此来解决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困惑。我有多年的航模经验,王昊老师觉得这是我的一个优势,也是资源。  通过原白下区进修学校出面,我们向企业借用一台3D打印机试用研究。拿到3D打印机后,我俩就只会开机关机。然后,我就在网上寻找相关3D打印教程和建模教程。因为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对于各类应用软件,我

4、上手是本文由.L.收集整理较快的。一周后,我们打印出了第一个3D模型小汽车。可以说这个小汽车的产生是标志性的起步,可以作为社团的第一阶段。  我们尝到了甜头,发现3D打印也不是很高深的技术,于是我们就有了信心,由王昊老师牵头,带动一部分自愿在课余时间参与研究的老师,定期培训,一起学习。我们还聘请了3D南航大协作交流部技术顾问杨工作为客座讲师。成员有了,我们就希望这个团体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名字的确定可以算是第二个阶段。  经过培训学习,我们就把3D打印的发展转向课堂,这便是第三阶段。以马府街小学3D公开研究课为标志,3D打印正式推进课堂。研究课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和鼓励,

5、于是第三阶段很快步入第四阶段。老师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1节)和学生社团开展3D打印研究活动,这个课程已被列为学校的常规课。在第四阶段,课堂上学生创造的作品丰富奇特,受到广为宣传,更是引来了诸多媒体的关注。CCTV、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课程的采访报道。媒体助力我们社团的生存,是第五阶段。可以说,经过这五个阶段,以马府街小学为代表的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已经小有名气。  青奥会这次在南京举办,我们社团抓住了这个契机,加入到青奥文化小屋的展示中,为青奥活动增加亮点,让3D打印技术在教育界大放光彩。  记者:丁老师描述了社团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将3D带入课堂,

6、将会成为我们社团今后研究的重点。我想知道在真实的课堂中,上课的情形怎样呢?学生对这个新事物的反应如何?  苏娟:我们的学生太喜欢这个3D打印机了。我利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给学生培训。我们上课的对象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以前,我们用熟知的Logo、Scratch让学生建模。这其中还要设计编程。有了这个3D打印机,我们将知识化繁为简了,这点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只需要用最简单的画图软件,描绘出希望的事物模型,就能通过3D打印机实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就感,这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是做不到的。哪怕学生设想得不够好,绘制得也不出色,但是3D打印总能将他们的作品付诸实物呈现,这就给了学

7、生很大的认同与激励。  徐婷:的确如此,这个现象在我们学校也是一样。所见即所得,兴趣与成就相互作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刚开始不认同3D打印,可是当他的第一个成品出来后,哪怕是最丑的小板凳,毕竟也打印出来了,这就有了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点燃了他们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邹翎:我也补充一点。我认为,如同两位老师所反映的真实课堂现象,3D打印能出成品。刚才说了,不管学生设计出怎样层次的作品,3D打印机总能以有形方式呈现。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