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公开

短新闻两篇公开

ID:25601559

大小:2.03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1-20

短新闻两篇公开_第1页
短新闻两篇公开_第2页
短新闻两篇公开_第3页
短新闻两篇公开_第4页
短新闻两篇公开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新闻两篇公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息  标题  主体  背景  开头  真实  用事实说话。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别了,“不列颠尼亚”》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香港香港会展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香港回归纪念碑早在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2.掌握本文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3.学习本文选材上的特色,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自学指导一快

2、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找出这几个场景和对应时间,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香港维多利亚港■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导语(第1段)2、主体(2—10段)3、结语(最后1段)第一场景:4点30分,港督府 末任港督降旗仪式。(第三自然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二场景: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三自然段)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第三场景:6时15分,添马舰东面英国统治结束告别仪式(第

3、五自然段)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第四场景:7时45分,港岛广场 第二次降旗仪式(第五自然段)第五场景:子夜时分,交接仪式现场,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易帜。(第八自然段)第六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添马舰东面港湾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第十自然段)概括出英国殖民者告别仪式的过程。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子夜时分,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完成导学案上的五个问题:探究一: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

4、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探究二:第4、7段、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探究三:⑴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

5、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⑵ 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⑶ “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探究四: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探究五: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

6、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请你将本文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英国撤离香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习目标1.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法。2.学习课文正面叙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四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

7、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整车拉走的尸体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纳粹警察正对犹太妇女射杀奥斯威辛一个集中营中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尸体照片显示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巨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