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

ID:2563920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_第1页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_第2页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_第3页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_第4页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论文摘要:本文论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反思,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反思,在课堂结束时反思自问,在完成作业时反思自查,对学习态度反思自省。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策略摘要:本文论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反思,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反思,在课堂结束时反思自问,在完成作业时反思自查,对学习态度反思自省。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来是讲的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时下流行“创新”,不禁令笔者想到学习与反思。当今时尚“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那么,“自主学习不思则罔,思而不自主学习则殆

2、”,故悟出学习必须反思。何谓反思?“反”,是回顾,“思”,是思考,反思就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反思是学生思维过程中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杜威认为它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反思,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小,认识水平低的客观因素的制约,他们进行数学反思的方式和方法、程度和深度在不同的年龄阶

3、段(学段)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个体也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反思一天24小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进行数学反思的主要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起疑情境,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创设起疑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内驱,激活思维,自觉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多媒体、编制故事等手段来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亲临

4、问题的焦点,面对思维的挑战,寻求解决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设计起疑情景,通过有意出错与设置疏漏,形成学生思维上的正误冲突,甚至可以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的问题,让学生在捉摸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引发解决问题的内心意向,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维来解决矛盾。例如:一个长方形菜地,按1:500画在图纸上,量得长是4厘米,宽3厘米。求菜地的实际面积。一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也是1:500,求出图上面积,再求出实际面积,具体解法如下:4×3=12(平方厘米)12÷1/500=6000(平方厘米)=0.6(平方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错误

5、呢?其实是学生进行了错误的推理,认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也是1:500。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0米,宽60米。用1:2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算出长:80×1/2000=0.04(米)宽:60×1/2000=0.03(米)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是:(0.04×0.03):(80×60)=1:4000000结果学生通过观察反思,终于有所发现,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也就是不能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推广到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二、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反思。教学中在提出学习

6、任务时,就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学生掌握了通过拼、移、转化的方法去思考,在后续的《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讨论,正向迁移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不用教师苦口婆心的教授,通过学生内心重组已有的知识,反思新

7、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得到新知识,这就能更深刻地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己发现新知识,远比通过教师灌输获得知识,效果要好得多。三、课堂的结束时——反思自问。过去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其实,教师可在课堂总结时,多花点时间,由学生反思得出本堂课自己的收获、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