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

ID:25669035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_第1页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_第2页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_第3页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_第4页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一)周易与太极代数本人在《周易研究》1992年第一期(总第十一期)上发表了"太极代数"一文。太极代数源于周易是显而易见的。读者可以看出,一元三级太极模型源于"伏羲八卦次序图",一元六级太极模型源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而二元、三元太极模型只是将一维的"伏羲次序图"推广到二维和三维。并由此推出三维以上的多维太极模型。太极代数的二分法源于《周易系辞》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数的二进制表示法也依照易卦阴阳两爻的二值逻辑,因此也同易卦一样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

2、。.L.编辑。太极代数中"隶属程度"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汉易中,"亲比"、"得比"、"相应"等不仅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思想,同时也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思想。易中"太极"这一概念,非常接近我们今天从最广义的意义上理解的"系统"概念。我们今天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针对提出的目标和问题作出系统模型,求得解决的方案,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和古人应用《周易》以解决疑难问题是类似的。正因为《周易》极大地影响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源于《周易》的太极代数必然反映了东方思维方式中的某些本质的特点,使得太极

3、代数不同于(二)定性与定量《周易》中蕴含着精辟的哲学思想,这一点今天已是人们不争的共识。然而,当初《周易》除了担负着哲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科学的使命。哲学只要求定性的判断,科学还要求有定量的分析。太极代数采用一分为二的方式层层推进,逐步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要求。一分为二的方法,在人们进行思维判断时屡屡采用。但是人们仅仅用它作为"定性"的方法,以判断是非、曲直、真假、善恶、美丑……然而,从科学的立场出发,仅有"定性"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定量"的分析。太极代数采用层层"定性"的方法,逐步逼近"定量"

4、的要求。例如,当班主任说某学习成?quot;不好"时,这只是一个定性的判断,这是在一元一级(两仪)层次上,如果说该生学习成绩"较差"。意思是说他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中还不算是"很差"的,这就不仅是一个定性的判断,而是其中已经包含有一点"定量"的成分了。即在"很好、较差、很差"这四个等级中他属于第三等级。这是在一元二级太极(四象)层次上,如果班主任将该学生六门学科的每一门都进行一次"好"与"不好"的定性的判断,根据太极代数可以将他的成绩列出,例如为100111,它是在S16的64个等级中列第40位。如

5、果将该生每一门学科成绩进行二次定性,经太极代数的"合运算"例如为100111,000011,即在S26的2,816个等级中列第2,500位,其定量的程度已相当高了。因此,可以说,太极代数通过层层定性的方法达到适当的定量化,能够使许多不严谨、不科学、缺少量化的领域(如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有可能加强定量化,从而更为科学化。(三)精确与模糊太极代数逐步逼近的终点并不是绝对的精确,而只是达到适当(令人满意)的精度为止。因此,太极代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模糊数学。或者说,模糊性是太极代数的基本特性。模糊!不精确

6、!这并不是太极代数的缺陷,而恰恰是太极代数的优点所在。在很多情况下,绝对精确是完全必要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西方的、机械分解的、微观的思维方式以及已掌握的数学方法。太极代数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但是,也在很多情况下,绝对精确不仅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常常是没有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这时,"模糊"常常不仅是可行的,甚至是更好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十分庞大,不仅包含诸多的因素,而且每一个因素又包含诸多的变量。这时,如果要求每一个因素的每一个变量都十分精确,计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尽管电子计算机

7、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使得许多人们不可能完成的运算成为可能,但是仍然有很多计算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也无法承受的。例如,下棋是一种数学性很强的游戏。棋手每下一步棋,都要经过认真的计算。一个好的棋手往往能够计算出以后的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棋。最近,名为"更深的蓝"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据一些与电子计算机较量过的国际大师们介绍,与计算机对弈必须有很大的耐心,因为"计算机下得太慢了"。中国象棋比国际象棋要复杂一些。吴韧是研究中国象棋计算机的权威,他研制的名为"NKW"的计算机是

8、目前该领域中最好的。记者采访吴先生时观看了一盘人机对局。NKW的对手是曾获全国高校中国象棋赛冠军的石刚。经过32分5秒的战斗,NKW败下阵来。吴先生说:"人总是比计算机聪明。"并且指出计算机与人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有直觉","能够整体的把握棋势"。这说明人更为深谋远虑,能够预想更多步以后的棋势。这难道不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吗?难道人脑的运算速度比计算机更快吗?显然不是。人虽然在某一个具体的、局部的计算上不如计算机,但在棋势整体的"把握"上优于计算机。这种对整体把握并不是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