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

ID:25687889

大小:879.5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1-22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_第1页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_第2页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_第3页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_第4页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第二章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具有透明度和充分含量的信息。而在一个非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具有“公共物品”(PublicGoods)属性的那些信息(如会计信息)一旦缺乏必要的约束就可能存在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上流动的众多信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人们区分资本市场上效益良莠的上市公司,降低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使社会资源的趋利性流动,最终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反之,经过粉饰和操纵的会计信息,则可能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尤其是给中小投资者

2、带来灾难性后果,迫使中小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退出资本市场,最终导致资本市场规模萎缩并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见,透明、充分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各种交易,尤其是投资交易所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宏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既然会计信息质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因制度安排缺陷和财务报表粉饰而面临的严峻挑战,详见附录1。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富分配)和效率(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效率),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管理层试图改变或修饰会计信息质量的做法,便可理解为合乎逻辑的博弈行为。现代企业制度所形成的两权分离,赋予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

3、管理权,其中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的权利。根据代理理论,上市公司管理层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以利于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并评价管理层是否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多数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够比较诚实地履行提供会计信息的义务。然而,基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控股股东,有时也会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进行报表粉饰以人为地修饰、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期望上市公司管理层如实地提供财务报表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4、相反,了解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报表粉饰动机及惯常粉饰手段,避免被误导才是上策。92第二章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所谓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报表粉饰英文为WindowingDressingofFinancialStatements,与此相关的其他表述包括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会计政策选择(ChoiceofAccountingPolicies)、收益均衡化(IncomeSmoothing)、收益操纵(IncomeManipulation)、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StatementFraud)。美国会计学会(AAA)前会长、财务会计准

5、则委员会(FASB)委员KathrineSchipper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交易设计等手法,选择有利于企业或企业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如通过企业并购协议的法律安排,将本应采用购买法反映的收购兼并,通过权益结合法予以反映。收益均衡法是指利用权责发生制所蕴涵的估计和判断,以待摊或预提费用、计提准备或预计负债等方式,将本期的利润递延至以后会计期间确认,或将以前会计期间隐藏的利润用于增加本期利润的行为。收益操纵是指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和费

6、用、确认虚假收入和费用等违反会计准则的手段,蓄意增加或减少某一会计期间利润的造假行为。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将财务报表舞弊定义为“有意地、故意地错报或漏报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误导性会计数据,以及提供在与其他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一并考虑时,可能导致阅读者改变或调整其判断和决定的会计数据”。在《财务报表舞弊:预防与发现》一书中,ZabihollahRezaee则干脆将财务报表舞弊定义为:“通常为上市公司公司所犯的,通过使用重大误导性财务报表,造成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损害和伤害的一种故意的、非法的行为”。,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使财务报表反映“预

7、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围绕着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制定的新股发行、再融资、维持上市资格等刚性监管指标,利润充盈的绩优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藏匿利润,利润微薄和经营亏损的绩差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度难关。当财务报表粉饰充斥资本市场,真实、公允的信息披露反而成为稀缺资源。传统上,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假设前提是,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可信、没有水分的。银广厦、安然事件、帕马拉特事件后,这一假设前提的正当性倍受质疑。事实上,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当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着广泛的粉饰行为,导致信息严重

8、失真时,如果不有效地识别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再合理,工具再复杂,也是徒劳无益的。基于此,本章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