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

ID:25689349

大小:73.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2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3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蔡安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与韩愈相关的文化常识。2学习本诗运用通感、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3、与《琵琶行》对比,体会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缘琴而发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是一个诗歌和音乐的时代,音乐成为了诗人们表现的题材,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有出色的音乐描写诗流传至今,例如我们上星期刚学的白居易的《琵琶行》,还有诗仙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诗鬼李贺的《李凭

2、箜篌引》,还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等。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二、简介作家、背景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与白元二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相呼应。苏轼赞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他一生宦海浮沉,起起落落,屡次上奏剖析政事,屡遭贬斥。792年登进士第,816年先迁为中书舍人,后降为太子右庶子。817年升任刑部侍郎。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2、背景颖师是当时一位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曾经向几位诗人请求作

3、诗表扬自己。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之句。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乐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三、诵读:讲解内容,鉴赏艺术手法。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2、请1-2名学生范读诗歌,教师引导其读出诗中音乐的变化,找出前五句中出现的音乐形象:儿女、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凤凰。3、诗歌解读。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4、。——昵昵,亲昵,指儿女之间的亲热之态。尔汝,指的是交好的人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表示亲近。怨,嗔怨。画面上,首句描绘了一幅儿女私语的场景,而且语音上,“昵”、“女”、“语”、“尔”、“汝”等字,读起来看似拗口,实际上正好符合了细语呢哝的特点。首句表现了音乐的细语柔情。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画风突变,音乐陡然像勇士一样,昂扬激越,雄健刚强,气势非凡,奔赴敌场,与上句的儿女私语比较,一柔一刚,形势悬殊。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

5、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轻盈灵动。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静谧灵长。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主谓倒装,百鸟群喧啾,一大群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展现的是一幅热闹的景象,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孤单却高傲。热闹的乐声,主旋律突然清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凤凰一心向上,不愿与平凡的百鸟为伍,却饱受跻攀之苦,最终还是跌落下来。主旋律先是昂扬向上,而后骤然低落,戛然而止。小结:前五句是对颖师音乐的直接描写,然而作者并没有选择描述听到的乐曲如何,而是运用五个意象(儿女、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凤凰),

6、刻画多幅场面(儿女私语、勇士赴敌、云絮飘扬、众鸟喧啾、凤凰高飞、失势落千丈),作者描写的这些场景,分别表现了颖师所奏乐曲的哪些变化?(细语柔情——刚强雄健——空灵静谧——热闹喧杂——挣扎跌落)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和《琵琶行》相比有哪些异同?(同:比喻、对比、通感、拟声;异:景物烘托。会拓展开讲。)4、齐读后四句,思考后四句的内容。(后四句写的是作者听颖师弹奏的反应和感受。可以算是对颖师音乐的侧面描写。)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簧。——可惜啊,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却不懂音乐。未省:不懂得。丝簧:弦乐、管乐,指音乐。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

7、旁。——自从听了你的弹奏,音乐变跌宕起伏,我心中情绪也变化万千,坐立难安。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情感上的强烈刺激,让我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眼泪已经湿了我的衣襟。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颖师啊!你实在很厉害!你的弹奏就好像将冰与火置于我的胸膛。意思是说,冰火原不相容,但颖师技法高超,将其融为一体,时而将我引入欢乐的天堂,时而将我掷入悲苦的地域。冰炭置肠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化听觉为感觉。可见,颖师弹奏的音乐对作者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大家回忆一下,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是什么反应?(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8、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泪沾衣裳,是因为停了琵琶女的乐曲和身世后,联想到了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