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ID:25693417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_第1页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_第2页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_第3页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_第4页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作者:韩东海,冯本国,韩亚蕾【摘要】为探讨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的种类及其诊断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眼吸虫病、眼绦虫病提供资料。笔者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医学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等资料,按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重要种类、流行情况、重要宿主、寄生眼的阶段、侵入眼的途径、病原形态、对眼的损害、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简要介绍能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可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4种、绦虫4种。其中除极少数为专性寄生于眼内,多数属异位寄生,该类寄生虫在我国的分布广泛,临床上并不少见。【关键词

2、】眼吸虫病;眼绦虫病在动物学分类中,吸虫、绦虫分别隶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成虫、幼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吸虫病和绦虫病,其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由于临床该类疾病较少见,以至于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笔者依据相关的2.1.3侵入眼的阶段囊尾蚴。2.1.4侵入眼的途径链状带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约经9~10周发育成为囊尾蚴。2.1.5病原形态猪囊尾蚴为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囊液。成熟的虫体大小8~10mm×5mm,形

3、似石榴籽状。囊内含有一个头节,结构同成虫。2.1.6对眼的损害我国眼囊尾蚴病的发病率占囊尾蚴病总数的2%以下。猪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寄生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内(占眼囊虫病的50%~60%)、视网膜下(占28%~45%),此外,还可寄生在结膜下、眼前房、眼眶内、眼睑及眼肌等处。虫体的机械性刺激、虫体长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等,均可对眼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眶内囊尾蚴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突出、球后胀痛、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等。虫体在存活期间对眼的损害较轻,但虫体死亡后常引起强烈的病理反应,可导致巩膜、虹膜、睫状

4、体、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严重时引起玻璃体混浊、化脓性全眼球炎、视网膜剥离等,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而至失明。2.1.7诊断方法眼囊虫病为较常见寄生虫病之一,诊断方法较多。可根据虫体寄生的位置、寄生时间的长短、是否钙化等,而采用不同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眼部的临床表现、有无其他部位的囊尾蚴病)、病原学检查(组织活检、眼底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等进行综合性诊断。2.1.8防治原则(1)预防: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误食虫卵而感染。当感染猪肉绦虫后,要尽快驱除成虫,防止造成体内、体外自身感

5、染。(2)眼囊虫病:应首选手术治疗。对患眼囊虫病、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囊虫病的患者,应先手术取出眼内的虫体后,再服药治疗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否则,虫体死亡后易于周围组织粘连,手术时不易剥离而增加手术的难度或虫体死亡的裂解产物引起强烈的组织反应对眼造成更大的伤害;取虫的方法应视虫体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异,如对于玻璃体的虫体,可采用切割术合并吸虫术;切口的位置尽量接近虫体;为防止视网膜剥离,切口附近的巩膜应施以电烙等。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多用药物治疗。2.2细粒棘球蚴(囊性棘球蚴、包虫)为细粒棘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绦虫隶属带科、棘球亚科、棘球属。该属虫种的形态变异较大,过去

6、报道了16个种和13个亚种,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有4个种。我国仅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2种,现仅介绍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细粒棘球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和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的细粒棘球蚴病。2.2.1流行情况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等地;其次是山西、陕西、河北和四川西部,其他地区均有散在发生的病例,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的存在。据各地的普查资料显示,棘球蚴病在绵羊中的感染率在3.3%~90

7、%。人群中的感染率为0.64%~4.5%。人群中最易感染者为少年儿童,如新疆15289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32.1%。2.2.2重要宿主终宿主:狗、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等食草类动物及人。2.2.3侵入眼的阶段棘球蚴。2.2.4侵入眼的途径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发育为棘球蚴。2.2.5病原形态棘球蚴为类球形囊状体,大小因寄生的时间长短、宿主的不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直径可由不足1mm至数十厘米不等。囊体表面光滑,乳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整个虫体由囊壁、囊液和由胚

8、层向内生长的有形成分等组成。2.2.6对眼的损害由于棘球蚴的生长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