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

ID:25694184

大小:2.70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22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_第1页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_第2页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_第3页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_第4页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生平及思想 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简介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圣府大门孔庙《论语·为政》中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

2、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苦乐交错人生路——孔子的一生经历自学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尼山全景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

3、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

4、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俎豆礼容六岁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

5、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父母合葬墓十七岁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与孔父合葬。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学琴师襄二十九岁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6、。他长时间练习一支曲子,直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进而领悟到作者是周文王,师襄很佩服,告诉他乐曲名叫《文王操》。杏坛讲学图三十岁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曾点、子路等人。三十四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孔子得到鲁君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观周朝文物制度,问礼于老子,收获极大。孔子入周问礼碑(今河南洛阳)孔子登临处(今山东泰山)泰山问政三十五岁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帅师攻

7、伐季孙氏,季孙、叔孙、孟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因鲁乱适齐,路经泰山,遇一女子哭诉亲人被虎咬死仍不愿离开此地时,不由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慨叹。到齐国后,为高昭子家臣,藉以进见齐景公。孔子闻韶处(今山东临淄)三十六岁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齐与齐太师语乐,听到《韶》乐(相传是舜时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兴奋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观器论道四十六岁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鲁定公四年)孔子观鲁桓公庙宥坐之欹器,对弟子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他认为应

8、该"谦而损之又损可也。"四十七岁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鲁国季氏家臣阳货专鲁政。阳货劝孔子出仕,孔子口头答应,但终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退修诗书五十一岁公元前501年(周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