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

ID:25702889

大小:1.6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解析:选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视角。2.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

2、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体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质能转换理论,“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说明时间是可变的,指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此本题选D项。3.下面漫画《天使·魔鬼》形象地表明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A.垃圾信息充斥B.网络犯罪出现C.网络世界诱惑青少年D.严重污染环境解析:选D。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的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

3、环境污染却不是网络带来的。4.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D.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解析:选A。《东方巨响》反映的是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史实,原子弹爆炸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增强国防实力,故A不正确。B、C、D三项符合对该事件的评价。5.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

4、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年代是(  )A.1950年B.1960年C.1970年D.1980年解析:选C。关键词“牛棚”是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来的,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1966年6月《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提出来的,是“文革”时期的专用词汇。选项中只有1970年处于“文革”期间,故选C。6.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

5、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解析:选A。材料表明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D项的意思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  )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D.初步建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6、判断能力。抓住关键信息“教育战线”及“建国后十七年”来判断,应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教育成就。最能证明邓小平看法的史实应选D项。A、B项仅反映某一方面的教育成就;C项是“文革”时期教育领域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的错误。8.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过渡时期解析:选A。“停课闹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特有的产物,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破坏,故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7、。9.观察下图,促使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跃升的关键因素是(  )A.“教育大革命”的进行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C.扫盲教育的开展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解析:选B。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的迅速提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密切相关。10.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A.“一枝独秀”的做法B.“百家争鸣”的方针C.“百

8、花齐放”的方针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历史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