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

ID:25716710

大小:54.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_第1页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_第2页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_第3页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_第4页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及影响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重点地区。是广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速生桉树作为广西的主要林浆纸原料在广西区大面积、大量种植,而速生桉树这一外来树种的大量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就大面积种植速生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关键词】广西林浆纸一体化速生按树林生态环境广西地处我国北热带地区,为桉树适生区,有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然而,大面积地种植桉树人工林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从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广西林业可持续发展

2、是目前我们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林浆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我国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造纸企业为主体、通过资本纽带和经济利益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造纸企业和原料林基地。发展林纸一体化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以提高我国造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广西的资源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雨量充沛,温和的气候适宜河流丘陵众多的地理环境很适宜

3、于多种植物纤维原料的快速生长,光热、水电等能源十分富足。我区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区商品林面积80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53%(不含灌木林),针叶木、阔叶木品种繁多,特别对于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区现有各种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30万公顷,更多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也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中。发展木浆造纸,我区大有潜力可为。(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市场竞争力5企业自办造纸原料林基地,实行林纸一体化经营,符合当前国家对造纸工业实施根本性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仅可以缓解浆材供需矛盾,有利于调节浆材市场,调控浆材市场价格,做到浆材定时、

4、定量、定向地持续稳定供应,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而且还有利于浆材供应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达到减少浆材库存、过段费用及提高浆材新鲜度,对改善纸浆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三)、有利于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实现定向培育,形成以原料、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产业链,实现企业造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趁势,并以此带动我省造纸原料林基地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保护了天然林和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解决了造纸工业发展所需的浆材原料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林业部

5、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实现优势互补,最终使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林纸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轨道,对推进我省造纸工业现化化和造纸原料林基地产化进程,实现林纸一体化总体目标和林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和就业机会我区种植速丰林效果好,一是产量高,桉树每公顷出材90~135m3;二是轮伐周期短,桉树主伐年龄6年,并且伐后还可萌芽经营1~2代,其产量亦不亚于苗木造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据自治区林业局专家介绍,种植速丰林成本低、管理粗放、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好,每亩投资约400元,与种植果树每亩

6、上千元甚至五、六千元的投资相比要少得多,基本上只有前期一次性投入;仅有定植、施肥几个关键环节,其技术易掌握;按每公顷产木材90m3、市场单价280元计算,每公顷至少可获纯利1.5万元。一、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面积营造桉树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桉树林地持续发展问题,桉树纯林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土壤侵蚀的问题,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和环境污染等,只有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才能保证广西林业和经济的可持发展(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5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

7、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贮存在边材和韧皮部可移动的鞘中,所以7年生以上的树木,边材相对较少,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因此林木生长年

8、限越长,砍伐时从林地移走的养分就相对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