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ID:25722416

大小:6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_第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刘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四川宜宾644003)摘要: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其融资难困境也日益凸显。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着手,分析造成融资困境的内因和外因,最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这对真正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新型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3-0738-05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再一次成为焦点。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在构建新型农业经

2、营体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却屡受挫折,其中最显著、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融资难现象。本研究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行金融制度和政策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成因,提出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融资难困境的对策建议。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是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设施化的现代农业,其经营主体被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定义为: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通过租赁和转包等形式受让农户流转出的土地,从事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新型经营组织[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被划分为

3、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四大类。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2.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强烈为突破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的弊端,新型农业主张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路线,即通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方式集中资源,联合生产,实现规模效应。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推行机械化生产模式是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租赁土地、购置农业设备、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等方面,其融资愿望相比传统农业也更为强烈。2.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结构不合理根据融资渠道分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等。从2009年浙

4、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情况(表1)来看,作为内部资金,自有资金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等,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融资渠道,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第二选择。民间借贷和其他融资方式属于非正式的外部融资范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方式各有侧重,专业种植大户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政府的财政支持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农业龙头企业在融资时则更加依赖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作用。总体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其融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5、。但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比例构成来看,新型农业的发展对自由资金的依赖比重仍然很大。国外规模化农业更侧重外部融资,我国新型农业的融资结构仍然有待优化。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需不平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强烈而供给不足,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融资难困境”是现阶段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弱,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加设诸多限制,甚至“亮红灯”;小额信贷等民间借贷规模小,借贷利率年息高达20%,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举步维艰;政府财政支持难以弥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缺口

6、等。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成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最显著、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3.1经营主体自身局限随着国家对新型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涌现,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新兴的经营主体,专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仍然存在着各种局限。这种局限性也是造成其融资困境的重要成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3.1.1融资资格存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农民合作社是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其互助性带有公益社团性质,经济性组织特点又带有企业法人属性。根据《农民专业合作

7、社法》,农民合作社属于特殊法人资格,其法人主体类型模糊[2]。与此同时,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认定家庭农场的法人资格。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不完整的法人资格并不能完全具备合法贷款身份。这意味着许多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的融资资格存在疑点,因此金融机构难以受理其贷款申请。3.1.2缺乏担保抵押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的资产多为实体资产和财产权益。其中实体资产包括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等,财产权益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