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设计

爱莲说·教案设计

ID:25729240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2

爱莲说·教案设计 _第1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 _第2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 _第3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 _第4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案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案设计[爱莲说·教案设计]爱莲说·教案设计唐集学校殷菊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爱莲说·教案设计。2、了解“说”这种文体。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教学设想: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

2、贵品质。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解读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学了专题“荷”,了解了许多有关“荷”的知识,知道了“荷”有许多别名,比如说芙蓉菡萏、芙蕖、莲花等等。还知道了“荷”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指名学生说说“荷”的实用价值:可目、可口、可鼻、可用等)。还有的人看到荷花那么风姿绰约、仪态万方,又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她的品质,觉得她是高洁、正直、坚强的君子化身。这就是“荷”的精神价值。因为荷具有这样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赞美她、吟诵她。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就是其中的名篇。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同学说说看

3、。二展示预习收获1学生畅谈收获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的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生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的体裁是议论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生3:通过预习,我已经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师生点评)生4:通过预习,我已经掌握了一些生字的读音。(学生板书已经掌握的生字词及相应的读音,师生点评)生5:通过预习,我已经了解了一些词语的含义。(学生板书生字词及它们的含义,师生点评)生6:通过预习

4、,我已经知道了一些句子的大意、、、、、、、、、、、、2提出疑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这一番展示,老师感到同学们的预习还是非常充分的,教案《爱莲说·教案设计》(..)。这一点,让老师感到特别欣慰。不过,老师想知道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疑惑?生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如何停顿啊?还有这一句里的“之”是什么意思啊?生2:作者真正赞美的是莲花的什么品格?生3:作者写的是莲,为何又写了菊和牡丹?生4:作者写莲,是为了以花喻人吗?、、、、、、、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1、把下列句子翻译一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用自己的话将课文翻译一遍。有疑难的小组间合作交流,仍有不懂的,等老师讲课是提出来。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美好形象?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仔细体会莲花具有哪些品格。生1:描写莲花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2:作者主要从生长环境、体态、香味、风度气质这几个方面来写莲花的美好形象的。生3:我从这些句子当中能够体会到莲花很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4我从这些句子当中能够体会到莲花很质朴、很端庄、、、、、生5我从这些句子当中能够体会到莲花洁身自好、很清高、、、、

6、、、、、、、、师:莲花的这些品格,让人觉得她多么像一位君子啊!作者这样写莲花就是为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或者说托莲言志。这种状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4、本文写的是莲,为何要写菊和牡丹?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生1:这样写是为了对比衬托、、、、、、生2:菊花深秋开花,独抗寒霜,散发幽香。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而他又独爱菊,所以作者以菊花比喻隐士。作者不赞成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所以用菊花来衬托莲花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3:牡丹雍容华贵,那些达官贵人都酷爱牡丹,所以作者以牡丹比喻富贵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慨叹爱牡丹的人太多,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莲花的洁

7、身自好,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行。、、、、、、5、作为一篇泳莲的佳作,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作者成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这篇文章虽然短暂,但作者运用了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请找出来,体会它的妙处。6找出课文里的拟人、比喻、排比、反问句式。说说他们的作用。7小结。四拓展延伸古往今来,咏荷的诗句数不胜数,除了书上的五首,你还知道哪些诗句呢?生1:江南可采莲,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