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

ID:2576407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_第1页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_第2页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_第3页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_第4页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 摘要在重庆地区进行的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引诱剂M-99的效果最好,引诱活性平均为46.60头/诱捕器;引诱剂A-3引诱活性平均为37.00头/诱捕器;FJ-Ma-05最弱,平均为16.20头/诱捕器;且引诱剂M-99在67月的引诱活性均高于其他药剂。根据试验中松褐天牛的种群变化规律可知,67月是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引诱剂;诱捕器;松褐天牛     parativeTestofAttractantagainstMonocham

2、usalternatusinForest  TIANYan1LIUJin-yan2HEBang-liang1  (1Chongqing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KeyLaboratoryofTheThreeGorgesStorehouseDistrictForestEcologyProtectsandRestores,Chongqing400036;2FulingStationofForestPestControlandQuarantineofChongqingCity)  AbstractAparati

3、vetestofdifferentattractantsagainstMonochamusalternatusinChongqingCityshousalternatus,amongeantrapcatchespopulationof46.60,A-3tookthesecondplace,usalternatusshoostimportantperiodsofcontrollingMonochamusalternatus.  Keyusalternatus    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又名松墨天牛,是

4、我国南方松林的重要蛀干害虫,同时又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1]。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切治理措施应以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松褐天牛具有生活隐蔽、世代不整齐、受外界环境和天敌影响小的特点,药剂及天敌难以接触到虫体,缺少能在林间大面积使用且经济有效的方法[2]。应用化学引诱剂诱杀方法降低松褐天牛种群数量,监测其种群动态,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3]。化学引诱剂诱杀具有效果好、

5、操作方便、安全、适用性强等特点[4]。  日本最早研究开发引诱剂诱杀松褐天牛,在分离和利用松树挥发性物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林间应用可降低松褐天牛密度[5]。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引诱剂,并应用于疫区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与实际的防治工作中,为监测松褐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蔓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10]。  为探讨国内常见的几种天牛引诱剂在重庆地区对松褐天牛的引诱效果,笔者于2009年68月在重庆涪陵松褐天牛发生区开展松褐天牛引诱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

6、验概况  试验地设于重庆市涪陵区石和乡,位于石和乡富广村6社申基湾山坡上部林道旁,海拔570m,为马尾松纯林,平均林龄30年,胸径16mm,郁闭度0.6,平均树高16m。供试引诱剂为:A-3(广东省林科院研制);FJ-Ma-05(福建省林科院研制);M-99(浙江省森防站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联合研制)。供试诱捕器为:浙江省森防站研制的白铁皮折叠式诱捕器。诱捕器上方为直径36cm的伞形罩,罩下为长37cm、宽22cm、可交叉的2块挡虫板,板底相连处各截去长16cm、宽8cm盛放诱剂瓶(罐)的十字空间;挡虫板下方为上径32cm、底径8c

7、m、壁长7cm的漏斗;漏斗下集虫杯杯口直径8cm,高18.5cm。诱捕对象为松褐天牛。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即3种引诱剂每种为1个处理,以清水作对照(CK)。5次重复,共20个诱捕器。  1.3试验实施  试验于2009年6月1日至8月29日进行,为松褐天牛羽化初期至羽化结束。诱捕器用木棍做成的支架悬挂,用绳绑牢固定,在底部打2~3个洞,以让雨水能流出,保持虫体存活状态。诱捕器设置在试验地林道两旁空气较流通处,在林间按5个重复分5组,各组按随机顺序布点,诱捕器间距是50m,离地面1.3m。同时,将整瓶引诱剂悬挂在诱

8、捕器的中央,打开瓶盖,让挥发性气味缓慢释放[4-7]。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每3d分别记录、收集诱捕器中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每次检查后更换诱捕器位置,统计诱集到的松褐天牛雌雄比[8-10]。数据统计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Du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