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

ID:736048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9-02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_第1页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_第2页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_第3页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_第4页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性引诱对松褐天牛防治应用效果浅析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如何降低虫口密度,减缓传播速度,是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防治的关键。而应用化学引诱剂诱杀方法,是防治松褐天牛重要而有效措施之一。化学引诱剂诱杀具有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适用性强等特点[1]。温岭市近二年来根据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规律,应用m-99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进行探索,为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和危害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情况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中亚热

2、带沿海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2℃,年平均降雨量1672mm。有林地面积为29640hm2,松林面积达21710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71.2%。进入九十年代,温岭市松林的病虫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前的主要害虫——马尾松毛虫趋于稳定下降。这主要是通过封山,松林郁闭度提高,林内植被丰富,湿度增大,有益昆虫种类数量增多,有效地遏制了马尾松毛虫喜阳、高温、干燥,易爆发成灾的生境。但另一方面,只封山,不育林,也给林分卫生状况带来许多问题。如衰弱木、濒死木、“老头树”的大量存在,给次要害虫,特别是给松褐天牛创造了良好生存环境。根据我市连续多年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形势相当严峻,松褐天牛已成为

3、我市发生面积最多、最广的森林病虫害。例如2003年秋季,全市松褐天牛发生面积为1714hm2,竟占全市森林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90.5%。据最近三年松褐天牛的虫情监测结果分析(见表一),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展,危害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采取了不断清理枯死树、引诱剂诱杀、释放白僵菌等种种防治措施,枯死率和株数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通过2003年、2004年两年的使用引诱剂诱杀试验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图1 温岭市2003年松褐天牛危害主要区域及危害面积示意图单位:hm2     表一 温岭市2001-2003年松褐天牛发生情况统计表分布区域年  度监测面积(hm2)危害面积(h

4、m2)危害率(%)枯死株数(株)枯死率(%)2001年217107643.51215901.942002年217109224.2 207040.332003年2171017147.9 131410.21表1 温岭市2001-2003年松褐天牛发生情况统计表 2 试验材料和方法2.1试验材料引诱剂采用浙江省森防站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共同研制由宁波中化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的m99-1引诱剂,并由用铁皮(银色)制成的屋脊型诱捕器盛装。2.2试验方法我们选择了温岭市城东街道、城北街道、泽国镇、大溪镇、新河镇5个镇的松林内有代表性的7个点,每个点放置二只诱捕器进行诱捕试验。每年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初期(4月下旬

5、)开始,在松林的山顶或林道旁空气较流通处悬挂诱捕器,每只诱捕器之间相距100m,诱捕器下端离地面1.3m左右,第一次在诱捕器内放置诱杀松褐天牛专用的M99引诱剂200ml,以后每隔15d添加150ml,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每天观察一次,高峰期每三天观察一次,末期每天观察一次,并收集登记。3 试验结果分析3.1 温岭市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规律   从图二、图三中可看出,温岭市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始见期为4月底至5月初,羽化盛见期2003年为5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末见期在10月初;2004年羽化始见期在5月初,盛见期在5月下旬至7月初,末见期在9月15日。对比两年的松褐天牛羽化历期,我们发现温岭市松褐天牛的

6、羽化始见期均在4月底至5月初,盛见期也均在5月下旬至7月初,末见期2004年比2003年提早了15d以上。其主要的原因2004年温岭市历受了50年一遇的14号“云娜”强台风袭击。3.2诱捕效果   温岭市在7个点悬挂14只诱捕器,从4月下旬开始观察收集天牛成虫,从表二看,2003年始见期在4月26日,盛期为5月下旬至7月初,末见期约为10月10日,全年共诱捕天牛1420只,平均每只诱捕器诱捕101.4只;2004年始见期在5月5日,盛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末见期约为9月19日,全年共诱捕天牛1403只,平均每只诱捕器诱捕100.2只。表2 诱捕器诱捕效果统计表年度诱捕量(只)始见期     

7、   高峰期末见期200314204月26日5月下旬至7月初10月10日200414035月5日5月下旬至7月下旬9月19日 4 结论4.1诱捕效果分析根据温岭市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规律,应用m-99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平均每只诱捕器年诱捕天牛101只。如果每hm2林地放置4-5只,成片放置,那会有效地降低林间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极大地减少受松材线虫病的感染的机率。4.2经济效益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