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建言献策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

ID:25764455

大小:69.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_第1页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_第2页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_第3页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_第4页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为教育建言献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为教育建言献策蒸湘区胜利小学:李佳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两句俗话都可以体现教育之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了不断的洗礼,得到不断的革新,这一切都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现在,我就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加强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以人为本”,教育业如此,也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可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吗?放眼望去,我们教师还是在应试教育这块瘠洼之地辛勤的耕耘着。虽然现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了,可小升初的压力还是迫使着我们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应试教育的内容,还有

2、那大大小小的统考和抽考,让老师不敢怠慢。所以表面实行素质教育,可实际上“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因此,要做到推进教育改革,首先革新老的教育模式,不以分数评价一个老师或衡量一个学校,不以单纯的学习优劣来论英雄,而应该注重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美劳”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在给学校配备教师是应做到合理化。二、为教师减负,让其轻装上阵我国早在二十世纪末就开始为学生减负,可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又有谁说过要为教师减负呢?学生的负荷是减下来了,可教师负荷是有增无减啊。教师除了备教案、改作业、改试卷、记听课笔记、写作业批改记录外,还要写几万字的心得体会、政治笔记、业务档案。老

3、师完成这些工作后,已是筋疲力尽,哪还有时间、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呢?所以上级领导要适时为老师们减减负,让其有一定空间进行教学研究,以求达到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三、提高教师的文化涵养,以促使教育的进步温总理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因此,教师肩上的负担有多么的重可想而知了。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所以,为了能在教育事业上技艺更精湛,更层出不穷,不但教师本身要加强的文化涵养,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也应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多创造一些外出学习的

4、机会。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军人优先”的字样,是的,军人保家卫国,理所当然有优先权。但是,教师在为整个社会服务,华夏民族的振兴都是教师努力的结果,教师又为何不能像军人一样实行“教师优先”呢?我们把眼光看到国外:在朝鲜,家长在路上遇到孩子的老师,会主动为老师让路;在日本,家长在车上看到老师,会主动起立为老师让座;在匈牙利,每当鲜花盛开的时节,家长会主动把自家花园里最美丽的鲜花送给老师……教师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地位提高了,工作自然就会更加有信心、有激情。五、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我们的革命先辈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啊,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健

5、康的体魄又怎能安心工作?怎么把工作做好呢?我建议领导们应每年或隔一两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组织教师开展“全民运动”,以此来督促教师自觉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质。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胸怀大志,精心学习,敢于创新。时刻准备着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献出自己的一生。六、提前教师的退休年龄教师老龄化,对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因此有“工作前10年带头干,中间10年跟着干,后面10年被拖着干。”的说法。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至少需要一半的时间用来站和讲,所以,教师的患病率会高于很多职业的工作者。七

6、、小学英语要列入统考科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在不断改革的高考中,英语已和语文、数学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这三科已成为高考最主要的科目。盖楼房应从基脚开始,只有基脚牢固了,楼房才会砌得更高、更稳;若基脚不扎实,楼房建起来就会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我经常把小学语文比作是下基脚所用的沙石;小学数学比作是下基脚所用的水泥;小学英语比作是下基脚所用的钢筋。只有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基脚才会牢固。所以在小学阶段应把英语看成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将其列入统考科目,教育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遗憾的是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宁愿拿社会(或品德与社会)、自然(或科学)来统考

7、,也不拿英语来统考,这对教育的长远发展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要逐年给农村小学补充年青的英语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