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ID:25792488

大小:956.0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1-22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1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2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3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4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最好的教师一、什么是“最好的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对学生这样说。“做最好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

2、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20多年前,我在给一位高三学生的信中曾这些写道――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我”。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

3、确,我们生活的世界象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即将毕业,可能升入大学,可能参加工作,但志愿与职业的选择现在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

4、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赞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这话是写给这位学生的,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二、“最好的教师”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怀?(1)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2)爱心:师生之间的互相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我为什么要回到学校?车站惜别(3)责

5、任心: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我把什么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民主中国?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和公共知识分子!陶行知--“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4)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最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出色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教数学的,不妨在课余研究一点数学“猜想”;教物理的,最好同时又是一个科技制作

6、的能工巧匠;教政治的,能不时发表一些经济学小论文;教语文的,可能又是一位楚词研究者……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5)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最好的教师”同时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成天忙于应付补课、编资料而使自己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思维触觉越来越麻木的“教书匠”,显然无法胜任“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想家”的教育者,在既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反思自己

7、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同时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甚至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想到自己的教育。(6)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最好的教师”还应是一位“心理学家”。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善于走进中学生的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

8、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教师的谈话》)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三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一道成长)“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