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

ID:25815472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_第1页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_第2页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_第3页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_第4页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第一部分《分子与细胞》专题二新陈代谢、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一、考点核心整合1、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理解时应把握:①所有的活细胞均能产生;②酶只有催化作用;③其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及需要适宜的条件。ATP和ADP可相互转化,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对于人和动物而言来自于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而言,则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高中教材中常出

2、现的酶及其作用:⑴各种水解酶;如淀粉酶、蛋白酶、DNA酶等;⑵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⑶解旋酶:在DNA复制过程中,使DNA分子解旋形成DNA单链的酶(破坏氢键);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并能在特定的切点将之切割,露出特定的黏性末端。常在基因工程中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⑸DNA连结酶:能将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黏性末端连结起来的酶,使相邻的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⑹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3、⑺溶菌酶:广泛存在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在医药上它是一种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⑻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和CX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⑼果胶酶: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⑽DNA聚合酶: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结成脱氧核苷酸链。2、ATPATP全称为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可表示为A—P~P~P。其中A表示腺苷,

4、P表示磷酸基,~表示高能磷酸键。ATP可与ADP发生相互转化:(注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与去向)其中①表示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③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④表示腺嘌呤。★典型题型——选择题类型【例1】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理解和读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坐标曲线图,横

5、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时间和生成物的量,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温度下,生成我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没有表示出酶量的变化,因此不能得到结论D。答案为D。【例2】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①②③④⑤⑥2mL3%淀粉溶液+++———2mL3%蔗糖溶液———+++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mL斐林试剂++++++砖红色深浅﹡++++++———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

6、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低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解析:对实验过程的研究时需注意:研究某一问题时只允许存在一个变量。因此,在判断问题时,需注意变量的确定。若①②③为一组,其变量为温度,可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若②⑤为一组,其变量为酶的种类,可研究酶的专一性。答案为B。★典型题型——简答题类型题型1——有关影响酶特性因素的综合题型【例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

7、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⑴比较并解释装置B和D的结果。                                                   。⑵解释以下两种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①将装置A中混合物加温至40℃。                                                    

8、。②将装置F中混合物冷却至40℃。                                                    。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请指出调控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