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

ID:25821287

大小:247.58 KB

页数:326页

时间:2018-11-23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_第1页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_第2页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_第3页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_第4页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度心术全解--国学推荐读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度心术(唐)李义府著马树全注译南方出版社李义府原籍嬴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后迁剑南水泰(今四川射洪县)。虽仅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两度为相。人们说他“心狠貌恭”、“笑里截刀”,并称他为“人猫”、“李猫”。由于对当时流行的文中子“止学”之要义颇为不屑,最终盛极而衰.客死他乡。不战而屈人之兵(代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度心术”作为一种人生技能和社会生存中斗争的利器,历来为较智斗力场中的人们所推崇.充满玄奥。如何在心理上瓦解他人、征服对手,“度心术”是最有效的谋智。这一要旨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这也构成了大

2、多数人平庸无奇的现实。应该承认,历史上的成大事者都可享有“度心攻心大师”的名号,抛开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基础不谈,善于攻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先天的条件无法选择,而后天的努力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聪明才智。“度心术”是智慧的高端,有志成才和向上发展的人们。了解和掌握它就显得分外重要。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义府,为一代奸相,他的“‘笑里藏刀”广为人知。客观地说,李义府自幼刻苦好学,成人后他的文采还是十分出众的。无论出于何种心理和目的,他所著的“度心术”一书,乃是中国历史上的帷一。书中言及度心的背景、要义、策略、机变和方法,具体而翔实,深刻而独到,确是一部开启度心、攻心

3、奥秘的罕有奇文。这里的“度心”,除了揣摩推测之意,李义府更多地强调了它驾驭操纵的层面,因此将“度心术”改做“攻心术”也许更恰当些。此人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难复杂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却有很强的操作性。方寸之间用大智,人们可以踏雪无痕,在擒纵之间,不用使强斗狠,便不战而屈对手之心,使其丧失抵抗能力;使“度心术”成为中国谋学宝库中的至高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如果读者抱有批评的眼光,自觉剔除书中难免存在的封建糟粕,本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领略它的“风采”。其价值无疑十分巨大。编者2004年11月度心第一本卷精要揣摩第一,行为第二。过分

4、信任与一味姑息从来都是弊大利小的下策。制约下属的权力,是避免他们滥用权力而违法的诀窍。当谋划攻心得不偿失,强硬手段便立刻生效。对能干的部属只要不吝啬褒奖,他便有知遇之感,便能卖命。小人曲欲望,永远是伤人的利器。【原文】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译文】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释评】能够跻身官场,这样的人都不该小看。他们或许没有什幺真才实学,但他们拍马媚上的功夫也是一种“本事”。管理官吏自古便是一件难事,对他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又不能放任自流,处置得法,则吏有所畏,政治青明,否则吏治一坏,则百弊丛生,大厦将倾了。把治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是聪明的统治音的共

5、同选择。【事典】唐宪亲的决心唐宪宗即位不久,一次他召见宰相李吉甫,问他说:“朕初登大宝,施政当以何事为先呢?”李古甫目现隐忧,他直言道:“国事千头万绪,但依臣看来,还是以治吏一事最为紧要。”唐宪宗心中一动,马上说:“卿之所见,深合朕意,卿不妨详尽道来。”李吉甫深受鼓舞,于是说:“陛下雄心万丈,志在实现国家的中兴,可国以人为本,治国必先治吏。恕臣直言,时下官吏贪污成风、冗员众多、有令不行,这是祸患的根本,不先从此处抓起,万事体矣。朝廷若依仗他们,焉能成就大事呢?”唐宪宗被触动了痛处,他站起身来,大声说:“朕志在改革朝政,平服藩镇,实要从吏治下手啊!若所用非人,再好的策略又有何用呢?

6、”唐宪宗决心整治吏治,那些守旧怕事的官员免不了纷纷上谏,他们对唐宪宗说:“陛下初立,万事当以稳定为要。吏治有失远非一日,若陛下操之过急,恐事与愿违,反致天下动荡,官吏离心。”唐宪宗听罢无语,一时变得犹豫起来。他们说的并非毫无道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地方官不少都以刻剥百姓为事。肃宗、代宗以来,朝廷选授地方官员多不慎重,往往委以藩郡,任其自选。德宗皇帝深居宫中,宠信权臣,任由他们任用私人,遂使吏治更为败坏了。李吉甫见唐宪宗有了动摇,心急如焚,他反复劝谏说:“陛下若为了一时之安,自可让那些贪官污吏横行下去,可这终要断送大唐的国运。难道陛下要以江山社稷来换取他们的媚言吗?”唐宪宗脸色

7、几变,出语道:“卿一心为国,直言如此,朕为一国之君,又有何惧!”自此,唐宪宗方铁下心来,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整治吏治的具体措施。首先,朝廷提高了州、县官的权力,加强州、县官任免权限的管理,注意发挥州、县官的作用。又明确规定,州、县长官的任用,直接从中央有关部门推荐,吏部要“精加考核,必使详实”。废除年终本道节度使巡视检查州县的制度,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节度使。这样,就加强了中央与州刺史的直接联系,削弱了蕃镇对州县的控制,在选才用人上掌握了主动权。其次,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查和监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