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

ID:25837620

大小:64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3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_第1页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_第2页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_第3页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_第4页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歧视、腐败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歧视、“腐败”如将要在文中阐述的那样,这里的“腐败”主要是指转轨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行为对不完善的市场机制的一种补充,在其中可能会伴随一定程度的寻租行为,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官员腐败行为。与中国私人企业的增长:基于转轨的经验观察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型时期民营企业组织形式与治理结构的研究”(项目批准号:70272017)的一个子项目,本文的初稿《政府、政府企业家与企业家——中国转轨经济中民营企业资本扩张模式》曾在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和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得到讨论,感谢邹薇、寇宗来、潘士元、章元、罗长远和樊潇彦等的评论与宝贵意见,

2、当然文责由我们自负。张军詹宇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200433)摘要:本文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和转轨经济理论,对中国转轨经济下的中小私人企业的资本扩张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政府在1990年代后期退出了乡镇企业,而且没有直接参与几乎在同一时期发展迅速的城镇私人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政府依然通过本文称之为“政府企业家”的代理人的形式对包括融资在内的企业行为起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一模式的作用机制,并就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然后本文通过一些案例对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关键词:转轨政府企业家企业治理寻租Abstract:Inapplic

3、ationofincompletecontracttheoryandtheoryoftransitiveeconomy,thispapergivesananalysistothebehaviorofcapitalexpandingtakenbymediumandsmallprivateenterprisesunderthesituationofthetransitiveeconomyinChina.Thispaperholdsthat,althoughthegovernmentgaveupitscontroltoTownship-Villageenterprisesinth

4、elater1990’sanddidn’tdirectlytakepartinthemanagementofprivateenterprisesincitieswhichgotarapiddevelopmentalmostatthesametime,itstill,bythewayofagentscalled“governmentalentrepreneurs”inthispaper,hasgreatinfluencestoentrepreneurbehaviorsincludingfinancing.Thispaperanalyzesitsmechanismunderth

5、issituation,anddiscussesitseffectstothesocialwelfare.Keywords:transitiongovernmentalentrepreneurcorporategovernancerent-seeking一、引言中国经济转轨以国有经济的民营化和本土私人企业的成长为两大基本特征,伴之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一切构成了转轨经济的全部内容。由于中国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使得国有经济并没有像苏东那样在短期内迅速私有化,因此,中国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有着与苏东不同的制度环境,从而其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作为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

6、初期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乡镇企业的成长以政府分权为外部条件(CheandQian,1998),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作为所有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剩余分配。对此,李稻葵(Li,1996)在他的那篇经典论文中发展了一个模糊产权理论来对政府如何介入乡镇企业获得股东身份并参与经营以及这种介入是否有效率做出解释。为使他的理论具有一般性,他区分了转轨经济中的白色状态和黑色状态,以后者来代表转轨经济中私人企业者缺乏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财产保障的情形,此时政府的介入成为企业生产得以继续的必要条件,政府从而获得了股东的身份。他所得到的结

7、论之一是,在一定市场条件下,由于政府的介入导致的模糊的产权结构比主流经济学认为的界定清晰的产权结构更有效率。事实上,魏茨曼和许成钢(WeitzmanandXu,1993),张春、王一江(ChangandWang,1994)在他们的研究中已经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他们未将这一思想模型化。朱(Zhu,1998)首先将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官员区分开来,并考虑官员自利行为可能对乡镇企业治理及契约选择产生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一层面上,这些文献可能是出于经验上的观察,似乎仅仅局限于解释乡镇企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