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ID:25837689

大小:2.9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3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1页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2页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3页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4页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4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最新考纲]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考纲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思维导图]考点一 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4)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2.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

2、源等。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1)上游:以重庆为中心。(2)中游:以武汉为中心。(3)下游:以上海为中心。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流域治理和开发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利用。流域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2.流域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河流一般发源于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其上游地区以开发水能为主。中下游流经平原地

3、区,流速平缓,以发展航运为主。流域水能、航运价值开发利用具体分析如下:(1)河流水能资源的分析思路判断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一看水量大小,二看落差,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6(2)(4)2015·海南地理,15~172014·广东文综,412012·山东文综,26以世界某区域著名河流为素材,围绕着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等开发条件,区域自然特征考查最多,难度偏大。考向一 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1.(2014·广东文综)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

4、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 (1)雨水补给 冬(2)梯级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5、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干支流众多,入海径流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河汊发育;珠江干流短促;海水顶托作用强。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显示的珠江流域所在的纬度位置、气候区,可以判定其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枯水期与旱季一致,出现在冬季。第(2)题,读图可知,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梯级开发的分布特征。水能丰歉取决于流量和流速,这里降水多,流量大,流经阶梯交界处,因而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八口入海”意为入海口处河道分汊多,题目要求回答“八口入海”特征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入海径流量大、地势低平、海水顶托作用强等几个方面分析。考向二 流域

6、开发利用的方向(2012·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2~3题。2.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答案 2.B 3.C解析 第2题,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

7、第3题,挪威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为取暖而耗电最多。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与评价——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3)三峡工程(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破坏。(5)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生态环境建设。②措施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2)开发重点(3)存在问题:洪涝灾害。(4)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②措施3.下游地区(1)优势(

8、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3)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②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