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

ID:25850913

大小:7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3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_第1页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_第2页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_第3页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_第4页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英文标题」parativeStudyonCrimeofInsuranceFraud「内容提要」保险诈骗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是必要的,中国刑法对保险诈骗罪采用结果犯的模式是合理的。但以行为犯罪的方式设置这种犯罪并不可靠。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刑法应增设保险诈骗罪的目的性要件。中国刑法对保险诈骗罪的刑事干预强度较大,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刑法理论的。「摘要题」比较刑法「英文摘要」ItisessentialforCrimeofInsuranceFraudtobedividedfromCrimeofSinalLaodelofco

2、nsequentialoffense,insteadofbehavioraloffense,isstipulatedtodescribethepletionofCrimeofInsuranceFraud,becausetheformerismoremensurateofcriminallaentshouldbeaddedtotheconstitutiveonesofthisCrime.paringeisinterferedinallainals.「关键词」保险诈骗罪/刑事立法方式/构成条件/刑事责任/CrimeofInsuranceFr

3、aud/modelofcriminallegislation/ConstitutiveelementsofCrime/Criminalresponsibility「正文」如果说事件发生的危险促进了保险事业的发展,那么,保险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诱使着一些对金钱异常渴望、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不法之徒不惜以杀人、放火为手段实施保险诈骗犯罪。以保险金为对象的诈骗犯罪,在保险犯罪中,可谓是传统犯罪。可以这样说,保险诈骗罪的历史几乎与保险业一样古老并且与保险事业同步发展。中国原刑法中没有规定保险诈骗罪,然而,随着中国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

4、用中国保险制度上的一些漏洞进行保险诈骗活动。这类行为所诈骗的保险金额一般都比较大,一旦得逞,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险业的发展进而危及人民所享有的保险福利,而且还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遏制该类犯罪行为的上升趋势,为司法机关惩治这类犯罪提供有力武器,同时也为了配合《保险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在该决定中增设了保险诈骗罪,1997年修订刑法时把本罪收入新刑法,从而为打击破坏保险秩序的保险诈骗罪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国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所谓保险诈骗罪,是指行为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对发生的保险

5、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数额较大保险金的行为。应当承认的是,虽然中国刑法规定了保险诈骗罪,但是,由于立法而产生的问题却很多。如,本罪的成立是否要求“非法占有的目的”?中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规定了8种犯罪,其中,有7种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乃至死刑,而保险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却为15年有期徒刑,这是否意味着犯罪与刑罚不相协调?因此,如果说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较才能见出差别长短,只有互相借鉴才能促进发展进步的话,那么,带着种种疑问,本

6、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比较的角度对本罪进行研讨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刑事立法方式之比较诚如前述,保险诈骗犯罪严重地危害着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鉴于保险诈骗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许多国家或地区一般都十分注重运用刑法武器,对其进行打击。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惩治保险诈骗犯罪的刑事立法方式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刑事立法例,保险诈骗犯罪的刑事立法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在刑事法律中没有保险诈骗罪的规定,对于骗取保险金的犯罪适用刑法关于诈骗罪或者相关犯罪的规定。如,日本刑法中没有规定保险诈骗罪,对保险诈骗行为,以行为的

7、具体状况处理。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确属牵连犯,则按牵连犯处断,否则,依照数罪处理。例如,放火行为、杀人行为不认为是诈骗罪的牵连行为,因而行为人放火或杀人后再请求保险公司付给保险金的行为,就构成两罪,即放火罪或杀人罪与诈骗罪,因为行为人的行为侵害了两个法益,符合两个罪的构成要件。如,加拿大刑事法典第362条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即构成犯罪:(a)通过欺诈,不管是直接欺诈还是采用以欺诈签定合同的方式,获取可构成盗窃罪的物品,或者使该物品被移交他人;(b)采用欺诈或欺骗手段获取信用贷款;(c)以书面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故意制造或使制造关于他本人

8、、或者与他有利益关系的人、或者他所代理的其他人员、企业或公司的财务状况、支付手段或能力的虚假陈述,意图利用其此虚假陈述获取下列好处,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也不管是为本人受益还是使上述其他人员、企业或公司受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