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

ID:25858731

大小:324.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23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书(06作物生产技术)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hr实验二风干土吸湿水含量的测定...2hr实验三土壤剖面观察...4hr实验四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2hr实验五堆肥的积制…2hr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意义土壤分析工作中,样品采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要求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取样不正确,任何良好的分析工作也得不到可靠的结果,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正确地采集样品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前题。它由于土壤的差异性和分析项目的多样性,因此取样的方法不同,代表的范围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取样方法。二、采集方法

2、与步骤1.研究土壤形成发育:在野外首先确定区域地形部位,及具体剖面位置,除在调查范围的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外,并在样品袋内写明野外条件:如地形、位置、成土母质、利用情况、研究目的等。采样时应在挖好的剖面上划分发生层段分层取样,不得混合,各层采样深度与每个层段深度不一致,采样只选择其中最典型的部分,一般取0-10厘米,不取过渡层,过渡层只作野外研究,不作化学分析。采取次序,由下到上,这样可避免采取上层土样时,土块落下干扰下层。每个样品(每层)需采一公斤。特别注意采样深度记载不是按发生层深度,而是按实际采样深度,如土壤剖面的耕作层是0—30厘米,采样部位实际上是5

3、—15厘米,记载以后者为准。研究土壤发育剖面样品,不能在同一类型土壤与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土壤上采取土样进行混合,只能每个剖面样品独立单独采取,独立分析,以免使土壤的差异在混合的过程中遇到掩盖。2.研究土壤肥土:采取混合样品:在一定区域内(即土壤性质相同的田块),分布采样点,采好各点各层的样品,按层混合,然后按四分法取出平均样品。如果是研究土壤盐溃化和类似的季节动态明显的问题,采样时还特别注意季节性,只有在干旱的季节才能采到代表渍化最大限度的土壤样品。3.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即作物营养诊断。每采一个植株样品,同时采取该植株的根际土壤。为更好地反应土壤与作物的关

4、系,应在采样后立即分析,不能久存,大面积采样,应当由多点取样品(约l公斤)混合,用四分法取得均匀样品约100g左右,小区取样,最后取50克左右。4.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取样:大面积毒质危害应多点采样混合,应取根附近的土壤;局部毒质危害,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按好、中、差分别进行土壤与植株样品同时采取。5.研究土壤某些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容重等还需用专制的容器,采取原状土样,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持原有田间自然状态。三、样品的风干与制备1.风干样品:野外采回的土壤及时撒在干净木盘上或纸上,铺成薄层,压好标签。放在干燥无酸气、氨气等气体并能通风的室内,土壤表面用纸盖好,

5、以免尘埃落入,风干期用手捏碎大块土团,使其直径在一厘米以下,否则干后不易研细,注意除去草根落叶,一星期后,即可取下制备。在必要的时候,亦可用微温促使迅速干燥。2.样品的制备:已经风干的样品,用木棒捣碎,使其全部通过2mm筛孔。凡经滚磨都不能通过者,均计为石砾,按其重量,计算石砾含量。含砾量%=(石砾重量÷全部风干重)×100凡是通过2mm筛孔的样品,可作为机械分析的样品,用四分法选取平均样品100克,贮于广口瓶中备用。剩下的样品,继续磨细,至全部通过lmm筛孔,同上法,取平均样品500克,准备做代换性,可溶盐及普通的化学分析用。其余的样品,再在乳钵中磨细,使

6、其全部通过0.25mm筛孔,如遇坚硬的矿粒,可用玛瑙乳钵研细,使用玛瑙乳钵时,不应敲击,以免使硬性的玛瑙受损失或破坏。(1)已经研细并通过0.25mm筛孔的土样,再用四分法选出200克平均样品,进行精选,剔除任何草根与植物残体。这一操作,应在放大镜下用镊子除去。经过精选草根和未经精制的样品,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备用,前者供腐殖质及金氮量的分析之用,后者供矿质全量分析之用。(四)仪器药品土铲1把木盘1个剖面刀1把放大镜1个纸盒3个广口瓶2个土筛1mm1个土钻1根土筛0.25mm1个布口袋1个标签乳钵1个四、复习思考题1.在土样的采集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

7、.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磨细通过1mm筛孔的土样中筛出一部分作为60目土样呢?实验二风干土吸湿水含量的测定一、测定意义目的不同风干土样仍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其数量随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土壤组成而定。土壤的各项分析测定结果,都要以无水的干土为计算基础,即以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而不以风干土为计算基础,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土壤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二、原理吸着水是以土粒表面能强固吸着的水分子,在吸着水分的同时放出相应的热量。因此,对已吸湿的土壤加热就能把被吸着的水变成气态水蒸气释放出来,所以失去的重量即为吸着水

8、重。据研究105℃-110℃所赶走的土壤水分最接近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