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树茶的理解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

ID:25872536

大小:48.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_第1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_第2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_第3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对古树茶的理解古树茶在当今普洱业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走向全国各大茶叶市场,能够见到的玲琅满目的商家,都标榜自己的茶才是真正的古树茶,未经过详细统计,掐指一算,一个地级市的茶叶市场里面可以轻易搜出过百吨古树料,大则上千吨。真的有那么多古树茶吗?今天详细写个自我感受,供盟友参阅。古树茶,顾名思义,树龄老的大树,但多少年树龄的茶才能算是古树茶呢?在与多个云南茶农,普洱茶藏家和商家之间交流,真正意义上树龄达到百年或以上的,才能称为古树茶。我们以云南少部分知名茶区能够产出春季古树茶的茶树(至少百年

2、或以上树龄)数量来大致估算一下,应该会有一些相对客观的结论:1.倚帮曼松茶区王子山:不到40棵树2.布朗茶区章家三堆:不到20棵树3.易武茶区麻黑: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80公斤4.临沧茶区滨岛: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50公斤5.布朗茶区老班章:超过1000棵树,国家公布的数据是一年3季产80吨以上的毛茶。但80吨和1000棵树对比,水份较大6.布朗茶区新班章:具茶农透露新班章没有古树茶(待考)7.勐宋茶区纳卡:不到200公斤.........按照以上的大致估算,每年能够产出的古树料和市场上卖

3、出的号称古树茶的对比,再加上这些年消费者买去但尚未喝掉的部分,其真实比例应该远在1:1000以上。谈到古树茶,我们确实有必要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历史,通过诸多条件认真分析后,可以得出普洱茶相对客观的实质性结论。首先,普洱茶在历史上被定义成粗茶已成定局。所谓的粗茶,即:粗采摘、粗加工、粗运输、粗存放、粗品饮......传说中王子山和困鹿山等皇家茶园贡茶专供清皇室享用的传说,也仅仅是很虚空的传闻。杨贵妃当年爱吃荔枝,800里加急跑死马,皇帝要真的爱喝普洱茶,却从未闻有过乾隆喝绿茶的需求甚至对泡茶水的需求。

4、而云南地区特产无外乎烟酒茶,作为贡品上缴朝廷理所当然,但皇帝会否对普洱茶那么喜好,甚至出于对普洱茶的痴迷而对其歌功颂德,则未见史记刊载。更多关于普洱茶的传说,只是那茶马古道一两年艰辛的跋涉传说,到了西北边区,普洱茶的作用仅仅是替代蔬菜化牛羊肉的腻。再无太多“高贵”的传说。而普洱茶近几十年的现状呢?不难看出,其定义依然是粗茶概念。我自己记得非常清晰,我第一批批量购置的普洱茶青饼时间是2000年3月份,当时一片茶的价格(在当时算还不错的东西),仅21元/片。这种价格,可以买到什么其他的茶品?铁观音?狮

5、峰龙井?太平猴魁?乌栋宋种?信阳毛尖?.........按照同级别的东西,一片普洱连一两其他好茶都换不到。这个就要追溯历史问题了。历史上普洱茶就是粗茶。再早的印记茶不具备讨论条件,一个是没货,二个是没干仓的。从70年代开始聊聊就好。众所周知,昆明茶厂1973年模仿红茶工艺,开始研制普洱茶熟茶的发酵工艺,1974年研制成功并于1975年将产品推向市场。当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因为刚刚做出来的新茶太苦涩了,很难喝,需要通过加速发酵让茶多酚氧化成糖类,这是最直接的理由。那后来为什么出现

6、了港仓?这个概念,和熟茶的概念差不多,但港仓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一定的生茶物质没有彻底发酵。说白了,又要喝回甘,还不能太苦涩。是民众对优质口感上的真实需求。但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新产出的生茶太难喝。大家都希望喝到香甜滑顺的好普洱,但没有办法,只能走这样的捷径拔苗助长。到了后来,出了一个“宫廷普洱”概念,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按照绿茶的采摘指标,在不超过30年树龄的台地茶树上,手工精采芽尖部分,这样的茶,一般都高香但不太耐泡。在当时最贵的也就是这类茶品。而当时的古树茶,手工掐下来的芽头要比台地料的长一

7、倍以上.........茶厂的人怎么会按照小叶嫩芽的标准收货?而做粗茶的概念来判断,一片台地茶区犹如梯田,人走过去手工就可以采摘,而且可以掐嫩芽部分。一个上午可以摘几箩筐。而古树茶呢??爬上树之后采不了多少叶子还不能当宫廷嫩芽卖,辛辛苦苦上了几棵树也弄不了几斤,一个不小心掉下来腿是要摔断的,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那个年代谁会愿意去采古树茶?就算有也是摘下来自己喝喝算了,反正没多少量。所以,根据这些历史和相对科学的依据,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在2000年甚至2003年之前,是没有什么所谓纯料古树茶的,即便

8、有,凤毛麟角,绝对不可能在市面上有批量流通。关于普尔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我们在数月前已经认真的讨论过,就不在这里重复讨论了。大家心中应大致有概念的。自70年代中期一直到近期,绝对大多数人都在喝大厂的普洱茶,这个,我个人持支持态度,因为古树茶只在极少数人手上,不可能有批量生产。只要工艺到位,干净卫生,平时喝喝无妨。但是,让大厂一个批次做出以吨为单位的手采、手炒、手工揉捻、太阳晒青的古树春茶.........这怎么可能?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晒场才能满足一年5000吨以上产量,何况勐海只是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