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ID:25879249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杨群凤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都知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

2、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教师的成长就要做到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一、更新理念,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教育理念,修炼崇高的职业道德,并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一定的理论储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支撑。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新理念。1、课堂生态理念:课堂生态环境中,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鲜活生命体。教学活动应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沟通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2、合作学习理念:每个教师与学生间都存在差异,都有潜能。要承认差距,发挥潜能。教师、学生都有个人人格和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教育教学过程应在师生间特别是学生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个体活动,更应体现团体精神。3、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以“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向“不教而教”迈进,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教师

4、从“苦教”,学生从“苦学”状态下解放了出来,因此生本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4、探究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认知的过程。课堂教学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应做激励学生探究的人,为学生提供咨询,平等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发现矛盾,但并不拿出现成答案。5、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获得来自研究的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人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道德;以学生参与研究为基本形式。6、创新思维理念: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新

5、颖、有价值的思维,它具有深刻、广阔、跳跃、模糊、不确定性。它产生的过程往往是非理性、非线性、非逻辑性的,有时是一种直观感觉,有时是一种异想天开。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展个性,开发求异、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开发形象、直觉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二、角色转变,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教师是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作为新误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必须与新课程同行。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

6、新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在新课程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而适应角色转变,是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法宝。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一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

8、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而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