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

ID:25881023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舆情服务产品形态及发展趋势分析——以荆楚网舆情服务为例颜陈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社交新时代,信息公开和制度透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已经成为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一言以蔽之,网络已然全面渗透人类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党政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在科学决策时都不能忽视社情民意的存在。由此,网络舆情服务具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传统媒体转型的当下,舆情业因之成为新兴的产业形态。2012年初,荆楚网成立了专门的舆情服务机构,依托自身的信息平台优势,职业从事舆情监

2、测预警、分析研判、引导处置、系统研发及舆情培训等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推波助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舆情行业正在不断细分,为了适应舆情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荆楚网舆情团队拟通过更深入、更专业、更科学的舆情管理,创造更多更大的市场机遇与规模。本文从荆楚网的舆情服务理念出发,结合舆情研究方向和服务现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舆情服务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一、当前舆情主要研究方向及应用(1)理论研究,把握社会脉搏。舆情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这就需要舆情研究者遵循“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研究之路,灵活自如地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将视角放在系统探究网络舆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努力帮助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新媒体特性及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点,动态解释舆情主客体之间的互动,适应舆情新常态。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为现实舆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荆楚网舆情团队通过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研究,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切实分析网络舆情的应对现状,积极探索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荆楚网舆情团队在网络

4、舆情和政府治理,网络媒体的“舆情功能”以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上均有突破和发展,尤其是从理论层面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设想和构建,通过网络舆情研究带动了舆情基础理论研究。比如:《地方政府如何走出“中国式危机公关”误区?》、《舆论生态中的“水葫芦现象”透视》等成果先后发表在《领导科学》、《网络传播》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在业界有一定影响。(2)实务研究,创新工作方法。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形态发展趋势复杂多变,舆论场阵地转换频繁。研究并掌握微博,微信和移动终端使用者的特点,善于总结出网络舆情变化的

5、一般规律,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舆情演绎途径,也才谈得上去应对引导舆情。荆楚网舆情团队从舆情监测取样、分析、研判和应对等角度人手,结合省内舆情案例,探讨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的监测与研判。从合作单位的角度而言,实务研究协助其创新工作方法,及时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从公众的角度而言,实务研究协助合作单位与线下数据对接,使得民意研判更精准。网络舆情实务研究的目的,是推动政府治理和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研究和管理,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决策。荆楚网作为“楚天第一网”,肩负党网职责,对于舆论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之舆

6、情团队学科背景多元,有着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能够灵活地设置研究课题,进行实务分析。在高强度的舆情操练中,团队特有的实战敏锐性与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现舆情背后的本质问题,从而为合作单位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3)应用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科学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必须将技术、应用、管理三个层面有机融合,以技术方法保证舆情数据源的准确性,采用基于舆情网络特性的分析方法提高实际研判水平,最终为管理层面制定应对引导策略提供参考,实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荆楚网舆情团队在系统及平台建设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7、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5月下旬,荆楚网与上海新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协作,启动了湖北党政舆情处置考评系统的研发工作。双方组建了“党政舆情处置考评系统”项目组,由系统设计、技术运维等专业人士构成。在该考评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中,荆楚网舆情团队针对传统党政舆情评估难以定量化,评定因素片面、不够精确的特点,以“舆情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党政舆情处置采用综合评判的网络舆情指数计算方法。在全面评估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互动传播、影响等要素的同时,兼顾时间、广度、数量、语义等因素,实现了党政舆情安全态势的

8、客观评估,量化得出“党政舆情处置考评体系”,实现了对党政舆情的全环节覆盖和“保姆式”跟踪服务。目前,系统已经进入SystemTeating阶段,舆情系统工作平台即将面世。二、目前舆情产品形态及技术特征1.监测预警定向推送。监测是舆情服务的基础,一般以软件实现为主,人工干预为辅。一些政府、企业往往因为无法及时有效地获知网络信息,对自身在舆论场的形象知之不详,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