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

ID:25885313

大小:6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3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_第1页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_第2页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_第3页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_第4页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国民性批判到社会性批判研究 内容提要:在余华的创作经历中有两次突变,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由先锋写作到现实写作,第二次是在现实写作进程中由苦难叙事向批判叙事的转变,具体作品就是《兄弟》。《兄弟》以一种独特的聚散手法,叙述了李光头、宋刚兄弟一家的悲欢离舍,描写了众多人物的生死诀别,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四十年间两个不同时代大超大落的生活。作品通过批判普遍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进而批判社会的落后及其不合理性,彰显了作家对时代生活剖析和阐释的自觉,也张扬了余华小说的批判精神。    以批判的视角评价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将会有一种新感觉,那就是余华在作品的叙述中,渗透着一种他以前作品所未有的

2、批判性,可以称之为批判叙事。这种批判叙事对于余华的创作具有突破性意义。  回顾余华的创作历程,他已实现了两次突破,一是从先锋写作转变为现实写作,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完成。二是在现实写作的进程中,由苦难叙事向批判叙事转向,这在《兄弟》中获得了有力的证明。这里所说的苦难叙事,是就广义而言,包括有学者已经评论余华的“民间叙事”、“世俗叙事”,“命运叙事”和“苦难叙事”等。以苦难叙事统称它们,是为了与批判叙事相区别。其实,余华的苦难叙事里也有批判性,批判叙事里更有苦难性,区别在于其侧重点不同。余华在他现实写作的道路上出现这种转变,是以主客观条件变化为前提的。客观上,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正如他在《兄弟》后记中所说,“文革”前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这个四十年间的天壤之别是西方人四百年才能经历到的。这种生活巨变,为余华的叙事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观上,余华具备文学创作的“中年特征”。这种“中年特征”在余华的《兄弟》中又有了新发展,那就是在冷峻叙述中融入批判意识,由关注个人命运转变为关注全体民众之命运,由刻画个别的人性转变为揭示普遍的国民性,由通过个人的苦难来反映人物的命运转变到通过描写人物性格的裂变来反映现实生活以及揭露社会弊端。这种主观上的质的飞跃,就使得作者能够别辟角度剖析国民的劣根性,批判世态败象和人间弊端,从而实现由苦难叙事向批判叙事的转变。    一、聚散手法  

4、  所谓聚散手法,就是运用类似于电影和戏剧舞台上使用灯光聚焦和扩散相结合的方法,先聚焦于(即集中描写)主要人物在重大事件中的行为举止和性格特征,再扩散镜头扫描周围其他人物相同或相似的做派和性情,从深刻性和普遍性两个向度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兄弟》就是运用这种手法,将典型性与一般性结合起来,有效地展开批判叙事。  作者首先将聚散手法运用于作品的主要人物李光头制造的一件奇特的“低级趣闻”: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李光头在厕所里像杂技演员似地窥视了女厕所里五位女性的光屁股。在对这一事件的描述中,作品先将焦点对准李光头,摄取他在厕所窥阴时被人抓住的狼狈相,再扩散于周围群众。这些群众包括:李光头窥阴的现场抓

5、获者——“赵诗人”赵成功,他当时如获至宝,急忙向五位女性讨好表功,又迫不及待地把李光头押向派出所,路途中刘镇另一名人“刘作家”,也抢入押送行列。被窥阴的五位女性,她们反应各异,其中一位的丈夫童铁匠,被妻子激怒后对李光头大打出手。沿街的群众,他们争相看热闹,嘿嘿、呵呵地笑个不止。派出所的五位民警,他们围着李光头审问,以获取美女林红的屁股秘闻。作者运用这种聚散手法,有收有放地导演了一台生动活泼的街景剧:李光头扮演着憨态可掬的滑稽主角,满街看客、相关人士对女性屁股及其窥阴者兴趣盎然、看劲十足,一个个馋相毕现、丑态百出。  作品由李光头的厕所窥阴联系到十四年前他父亲也是由于厕所窥阴而掉进粪坑被淹死的

6、丑闻故事,有力增加了聚散性画面的历史纵深感。作品又进一步扩散摄取整个刘镇男群众嘴脸:一个个地如影随形、似蝇叮疮般地围绕着李光头打听林红的屁股摸样,想方设法地要用“一碗三鲜面交换林红屁股的秘密”。作品还说明了刘镇男群众大都有厕所窥阴经历,赵诗人、刘作家更是这方面的老手,尤其是刘作家竟然还发明了一种保安全的经验。这样一来就放大了现实横截面,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批判意义,纵横交错地凸显了厕所窥阴这一病态的泛滥。它居然发生在一个十四岁的儿童身上,还有他父亲窥阴致死的悲剧做历史铺垫,更有世人的各种丑态做现实烘托,揭示出人的本能、共性和通病。作品在暴露人性之丑的同时,又有力痛斥了社会之弊端:精神文化匮乏,导

7、致人们社会行为扭曲。这一聚散手法下的别致图画,有力批判了民众愚昧荒唐和社会弊端及病相。  作品将这一手法贯穿于始终,并融入了夸张和幽默艺术,点面结合地推进批判叙事的发展。纵观全部作品,聚散手法的焦点主要是聚集在李光头身上,李光头形成的磁场周围,还环绕着大小不等的小磁场,他们就像小齿轮围绕着大齿轮旋转一样,彼此衔接,互相着力,周而复始地运动不止。譬如,在作品聚焦于李光头一手策划的“处美人大赛”这个影像圈里,周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