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ID:25889718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第1页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第2页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第3页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第4页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关键词】肝疾病;毒物,四氯化碳;醋氨酚;疾病模型,动物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变结果,对肝损伤的防治目前仍是一个严峻的课题。通过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肝病的发生机制,筛选保肝药物,探索保肝作用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作用原理、造模方法及其优缺点等研究进展作综述和探讨。1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1.1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CCl4导致肝损伤的主要机制目前认为与其自身和自由基代谢产物有关。

2、CCl4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进入机体后,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激活,生成三氯甲基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攻击肝脏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使得细胞膜、内质网膜发生氯烷化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细胞器;还能与膜脂质和蛋白质大分子进行共价结合,影响蛋白质代谢,并且破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钙离子内流增加,影响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导致肝细胞胞质中的可溶性酶渗出,细胞死亡[1]。CCl4所致肝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肝损伤:赖力英等应用4mL/kgCCl4剂量灌胃可诱发SD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达

3、85%[2]。慢性肝损伤:Zhang等采用2mL/kgCCl4腹膜内注射SD大鼠,每周2次,持续9周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和明显炎症的肝硬化[3]。CCl4导致肝损伤是经典模型之一,能准确反应肝细胞功能、代谢及形态学变化,重复性好且经济。但CCl4同时还损伤动物的心、脾、肺、肾、脑等器官,另外,蒸汽和液体可由呼吸道、皮肤吸收,对人体也有一定毒性,操作时应注意。1.2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ANIT是一种间接肝毒剂,其主要损害是通过膜脂质过氧化反应

4、,致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胞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大量溢入血流,同时还导致胆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引起毛细胆管增生及小叶间胆管周围产生炎症,从而造成胆管阻塞,形成明显的胆汁淤积,并伴随以点状坏死为主的肝实质细胞损害,产生梗阻性黄疸,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分泌减少。黄正明等采用ANIT100mg/kg灌胃48h后,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明显,尤其是总胆红素升高更明显,成功诱导g2+减少,抑制线粒体功能,激活磷脂酶,加速氧化自由基的产生,因此Mg2+/Ca2+的比例失调也是DGaln导致

5、肝细胞不可逆损害的因素之一;加上使肝脏谷胱甘肽减少,并激活库普弗释放TNFα引起细胞凋亡[5]。李梅等筛选DGaln造模的最佳剂量,比较DGaln造成的大、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稳定性,发现DGaln500mg/kg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形态变化显著且死亡率低,更适用于保肝新药的筛选与评价[6]。DGaln形成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是研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药物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其优点是该模型的病变仅限于肝脏,不涉及其它器官,症状、生物化学、组织学表现接近人,给药方便,

6、重复性好,终点明确,具有可逆性,不造成环境污染及人体伤害,不需特殊的实验操作保护措施,对肝衰竭、肝性脑病、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评价研究有重要价值,但价格昂贵导致应用受限。1.4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DMN是常见的致肝癌剂,它通过微粒体代谢,其中间产物与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结合可造成细胞内大分子损伤,诱发大鼠肝窦壁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导致过多增多和沉积,引起肝纤维化形成;同时促进窦内皮细胞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加重肝损伤,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7]。DMN肝损伤动物模型

7、可分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急性肝损伤模型:Horn等采用DMN5mg/kg剂量诱导亚急性肝毒性[8]。肝纤维化模型:Li等予DMN(10μL/kg)腹腔注射N所致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病变类似于人类肝纤维化病变,并且肝纤维化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造模周期短、肝纤维化形成后病变相对稳定等特点,主要用于肝硬化形成的形态学改变、机理、生化指标的异常改变和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还用于肝硬化向肝癌转化机制的研究[10]。缺点为DMN毒性大,易挥发,排泄物在24h内含毒物,易污染环境和影响周围人群。

8、1.5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TAA具有直接肝毒性作用,摄入后可经肝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为TAA硫氧化物,干扰细胞核内RNA转移,影响蛋白质合成和酶活力,增加肝细胞核内DNA合成及有丝分裂,促进肝硬化发展,同时激活肝细胞磷脂酶A2,破坏肝细胞膜,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导致大面积肝细胞破坏,并可使ALT、AST明显增高。TAA小剂量诱发肝细胞凋亡,大剂量导致脂质氧化和小叶中央坏死、损伤程度与TNFγ和内毒素水平正相关,可被羟自由基清除剂缓解[11]。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