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

ID:25899802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_第1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_第2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_第3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_第4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  现今的普通高等教育格局中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学校公共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有国家明确的教育政策支持,但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种公共教育的差异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教学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

2、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但是两种公共教育现象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差异,这个层面的差异再回归到现实中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这一理论给笔者以启示,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一)差异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不同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是先于美育发展的。目前公共体育的定位

3、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对两种教育的不同定位是由体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的本身性质决定的,体育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本文由.L.收集整理论中阐述,社会的发展史大部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国民体质不单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然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

4、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其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在经济发展的牵动下被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完成发展经济的任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换句话说,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不能深入地关注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还不能关注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由此得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也还得不到充分的

5、体现。  既然体育和美育的性质已定,教育发展的侧重已经形成,从实际出发,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承认其现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致力方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和现有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得以良好的施行,适应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差异原因之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目的是需要它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6、的学科,又是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学科基础理论的确立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教育思想对建构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纵观体育教育的发展史,从近代开始到建国初期产生过众多时代感很强、优秀的教育思想,其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其中代表性的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为代表的新学派提出的国民体育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体育教育家吴蕴瑞等提出的自然体育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体育思想;建国后我国推崇的前苏联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新的

7、体育教育思想:一是体质教学论,二是整体效益论,三是终身体育论,四是主动教学论。  对比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美学观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其政治伦理色彩浓重。虽然近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他又认为美育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表明了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的联系。从近代开始,美育在经历了习性美育观、情感陶冶观、政治工具观、美育虚无观等各个历史阶段后,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德育美育观,90年代初兴

8、起的素质教育热潮,才把美育推向瞩目的位置,直到新世纪开始,美育被提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位置。但是尽管如此,美善文化的惯性所导致的美育德化倾向在美育观念历程中时时出现,每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都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得被德育化,直至今日,艺术教育仍然是在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庇护前行,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此,和公共体育教育目前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比,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那么它的现实作用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