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ID:25927670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_第1页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_第2页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_第3页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_第4页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及甘草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中的酯型生物总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比较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降低,与煎煮时间和甘草剂量有较高的相关性;煎煮时间超过30min,100g制附子煎煮液所含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低于2mg/ml。结论大剂量附子用药必须通过合理煎煮和配伍以降低毒性,发挥其特长。【关键词】附子煎煮时间甘草生物碱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nester-ty

2、pealkaloidsinRadixAconitiLaterlisPreparatabydifferentdecoctingtimeandpatibilitydosageofRadixGlycyrrhizae.MethodsTodeterminethecontentofester-typealkaloidsetry(UV).Todeterminethecontentsofaconitineandhypaconitine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m(HPLC).ResultsTheree,orpatibili

3、tydosageofRadixGlycyrrhizae.ein,thecontentsofaconitineandhypaconitineg/mlinthedecoctioneandpatibilityareimperative.  Keye;RadixGlycyrrhizae;patibility;Alkaloids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z的子根加工品[1],是中药首选的温里药,具有温经止痛、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阳扶正等功效,适用于阳虚阴盛,急危厥脱症,与其它中药灵活配伍使用,可治疗多种疾病。《

4、中国药典》附子饮片规定剂量为3~15g。但附子之大剂量应用古已有之,唐代《千金要方》就有记载用附子达4两者(合今约130g),现代一些名老中医也擅长用大剂量附子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2]。但同时,不少医家因畏其毒性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  现代研究表明[3]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毒性成分主要为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经炮制加工后其中酯型生物碱被部分除去或水解,而毒性低的乌头原碱含量则增加。因附子为毒性中药,即使经过炮制,大剂量应用仍存在一定风险。临床用药一般通过长时间煎煮和配伍用药减低附子

5、毒性,其中与甘草配伍较为普遍,但随着毒性减低,药理活性亦随之递减。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煎煮和配伍以降低毒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中的酯型生物碱含量,研究煎煮时间及甘草剂量与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同时,参照《中国药典》[1](Ⅰ部)正文附子项下乌头碱限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大剂量附子提取液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从附子大剂量用药的安全和有效角度,初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g,加1mol·L-1HCl溶液4滴溶解,加纯水稀释,加1mo

6、l·L-1NaOH水溶液4滴,混匀,定容至10ml,备用。  测定波长选择:精密量取乌头碱标准品溶液0.10ml,置于60ml分液漏斗中,加水2.90ml,再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5.0ml,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2.0ml,最后精密加入10.0ml氯仿,振摇3min,静置1h,氯仿层用脱脂棉过滤,弃初滤液,收集续滤液。以不含乌头碱的试剂空白同法操作作参比,于400~700nm波长之间进行扫描,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  标准曲线制备:分别量取0.2,0.4,0.6,0.8,1.0,1.2ml乌头碱标准品溶液,加纯水至3.0m

7、l,按前“测定波长选择”项下方法操作,于410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回归方程为:Y=2.6688X-0.3755,r=0.9975,线性范围1.02~6.12mg。  2.1.2供试样品的制备制附子原药(不煎煮)供试样品的制备:按《中国药典》(Ⅰ部)正文附子项下乌头碱限量检查供试品制备方法同法操作制备:取制附子粗粉20.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150ml,振摇30min,放置1~2h,分取醚层,蒸干,残渣加1mol·L-1HCl溶液4滴溶解,加纯水稀释,再加1mol·L-1NaOH水溶液4滴,混匀,定容至10ml,备用。  制附子单煎供试样

8、品的制备:取制附子粗粉100g共4份,分别加水煎煮30,60,90,100,120min,煎煮液用脱脂棉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于75℃左右在水浴上浓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