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

ID:25944132

大小:6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3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_第1页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_第2页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_第3页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_第4页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法国当代重要的两个思想家福柯和德里达的一次争论。福柯在其著作《古典时代的疯癫史》中,通过解读笛卡儿的一段论述,将理性与疯癫对立起来,认为理性排斥了疯癫。在古典时期,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哲学中,理性总是疯癫的对立面,它们是一个对立的二元结构。德里达则批评了福柯对笛卡儿的解读,他将福柯视作结构主义的代表进行了抨击。德里达自己则将疯癫和理性的关系视作是延异关系,说到底,这是解构论向结构主义发起的最初攻击。Thispaperdiscussesafamousdebatebetportant

2、postmodernthinkersinFrance.FoucaultthinkthereasonandmadnessisthebinaryoppositebyreadingDescartesinThehistoryofinsanityintheageofreason.OnFoucault’vieadnessbothinrealityandphilosophy.DerridadisagreedthispointsandcriticizedFoucault’sstructuralistreadingofDescartes.Ont

3、hecontrary,Derridatreatedtherelationofreasonandmadnessastha福柯在《古典时代的疯癫史》中对理性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在他看来,古典时代的理性为了禁闭和抑制疯癫,它竭尽所能,从各个方面--无论是实践中的社会体制还是理论上的哲学训诫--将疯癫置于耻辱的和混乱的低等位置。福柯的一个例证是,古典时代的哲学家笛卡尔在理论上也是排斥疯癫的。福柯在《病癫史》中短短几页有关笛卡尔的论述却遭到了德里达的批评,这就是著名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谈到了疯癫。在"论可以引起

4、怀疑的事物"中,笛卡尔指出,凡是当作最真实可靠而接受的东西,都是从感官而来的,比如,"坐在炉火旁边,穿着室内长袍,两只手上拿着这张纸,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①这些东西是无法怀疑和否认的,是确凿无疑的,如果不是疯子,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对此加以肯定,只有疯子才会指鹿为马,才会如此地荒诞,笛卡尔对此感叹道:"但是,怎么啦,那是一些疯子。"不过,笛卡尔接着就承认正常人在睡觉和做梦时也会出现疯子醒着时那种指鹿为马的情形,睡梦中常常会受到假象的欺骗。不过,尽管如此,睡梦中的东西,那些最一般最简单的因素,比如,梦中出现的眼睛、脑袋,手或者身

5、体,尽管它们的位置、搭配、组合、姿态也许是荒唐的,是虚幻的假象,但是,这些器官本身,身体本身"并不是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是真的,存在的东西",就像画家虽然画出一些奇形怪状的人羊或人鱼,不论其想象力如何荒诞、新奇,如何具有虚构能力,但他们使用的色彩是真实的,这样,笛卡尔下结论说,在幻想出来的东西中也"有更简单,更一般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的"。②福柯怎样理解笛卡尔的这段论述呢?福柯在此看出了理性对于疯癫的排斥。笛卡尔将疯癫视作是理性的对立面,因为理性认为确凿无疑的东西,只有疯子则会荒诞地予以否认,疯子代表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它是一个感

6、性错误的例子,当然应当遭到排斥和禁闭。梦虽然同样是一种错误的感知形式--在这一点上,它们是近似的--但是,在梦中,还存在着更一般、更简单的真实,梦并非与真实无缘,这样,"在置疑的经济中,梦和疯癫并不平衡。它们同真理、同真理的追求者的关系迥乎不同。梦和幻觉被征服在真理的结构内,而疯癫则被置疑主体所排斥。"③也就是说,置疑主体,理性排斥了疯癫,但并没有排斥梦和幻觉,梦和疯癫在笛卡尔那里既无相同的地位,也无相同的作用。梦可以使理性置疑,它并不否定做梦者追求真理的能力,相反,它激起做梦者追求真相和真理,激起做梦者反复地置疑,激起做梦者

7、的"我思"。但是疯癫却没有这种功能,它无法思考,它既非置疑的手段,亦非置疑的步骤,因为"我思,故我不疯",我思想的时候,我思维清晰的时候,我具有理性的时候,我不可能疯,同样地,如果我疯了,我就不能思。疯癫不思考,不置疑,因而与理性无关,它不被理性所承认。在福柯看来,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只是对疯癫而不是对梦进行排斥,梦内在于理性主义的结构,疯癫却被理性主义排斥在外。笛卡尔从哲学上排斥和贬低了疯癫,他的这样一句话,"但是怎么啦,那是一些疯子",即是明证。这句话正表明了对疯癫的轻视和敌意,表明了理性对疯癫的傲慢。与此同时,在社会实践中,

8、对疯癫的禁闭也开始了,理性开始将疯癫拘押起来。这样,福柯的意图十分清楚,在17世纪的理性主义时代,也即是福柯说的古典时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现实中,疯癫都遭到了排斥和禁闭,而这正是理性主宰时代的必然结果。德里达对福柯的解释进行了质疑。他首先指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