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

ID:25952670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3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_第1页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_第2页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_第3页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_第4页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一、公共财政发展的新阶段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财政方针政策,国家财政得到了巨大发展,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经建立。过去的14年是我国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最稳定的时期。这些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财政收入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以工商税制和分税制

2、改革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税费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等。这些改革在规范分配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形成。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86亿元,比1990年增加了4.6倍。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1.2%提高到2001年的17.1%,由不断下降的趋势转变为稳步上升的趋势。过去的14年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需要的支持力度。以社会保障为例,2001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出达507.

3、74亿元,是1998年的5倍多。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低保”的支出,连年成倍增长,全国享受政府低保补助的人数已达到1931万人。同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稳步推进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在财政支出管理的规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遏止和防范腐败。过去的14年是我国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的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下,1993年为治理经济过热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货紧缩迹象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

4、发行建设性国债扩大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讯、环境保护、城乡电网改造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这是两次成功的实践,基本实现了财政宏观调控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由单一调控方式向多种调控方式的转变。2001年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和16.3%,都处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通过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设备投资实行投资抵免所得税、恢复征收利息所得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税收政策的调整,带动和引导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支持外贸出口。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努力增加城镇中

5、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只有继续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财政保障。一是继续完善和优化税收制度,为各类企业开展竞争创造更为公平的税收环境,积极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二是稳步推进税费改革,特别是全面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减轻农民、企业和社会的负担,逐步建立以税收为主、少量必要规费为辅的政府收入体系。三是继续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

6、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公共需要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五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使财政管理更加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健全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实行恰当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七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转变财政职能,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依法理财。八是全面实施“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二、财政审计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首先,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审计主要是

7、监督国家的财政收支。其次,从法律上看,财政审计是年度必审的重点项目。再次,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国家的国民经济职能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而国家审计机关则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审计法颁布后,各级审计机关以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中心,逐步拓展审计新领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各项审计工作的发展。1998年,审计署新一届党组第一次将国家审计划分为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和企业审计,提出了“三大审计”的概念,初步确立了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地位,符合现阶段的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