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ID:2596763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_第1页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_第2页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_第3页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第15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教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评价)1、 新生政权面临的形势(退出国际战争;陷入国内战争):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根据《和平法令》的精神,苏维埃政权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②西方国家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态度。1918年3月,协约国集团以维护东部战线为由,派遣军队进入苏俄领土,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③与此同时,协约国还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策动武装叛乱。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入国内战争中。2、新生政权采取的对策:面对严

2、峻的战争形势,①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②宣布“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按军事方式改组国民经济,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有:A(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除必要的口粮外,农民必须无条件完成国家摊派的征粮额;B(工业)加速工业国有化,设立管理总局体制;C(劳动力)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并按照军事体制固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D(流通和分配)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评价:(产生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政策和临时措施。(作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困难,赢得了国内

3、战争的胜利。然而它反映了人们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迫切想法,试图用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因而脱离了俄国当时的发展阶段,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评价)1、形势的变化: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①(工业)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②(农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政治)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2、应对政策:(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取

4、代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A(农业)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B(工业)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C(流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D(分配)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评价:(定性)新的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用)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

5、形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成立的基础)1917年,沙皇制度被推翻,俄罗斯帝国解体,大部分非俄民族地区独立,其中有些宣布独立的地区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中,苏俄与原属俄国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军事、政治联盟,为形成新的联盟国家创造了条件。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此后,又有其他共和国陆续加入联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