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ID:25976212

大小:45.6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1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2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4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授课教师:魏丹丹单位:桦南县土龙山中学教学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3.学习西北农民的朴质等美好品质及抗日时期人们所具有的坚强、力求上进等精神品质。一、导入老师清唱歌曲《小白杨》导入新课。Ppt出示西北高原图片,生活中的白杨树图片。(设计意图:由歌曲入境,结合背景,联系生活中的白杨树,分析文本。)二、探究写作手法师生精读5—9段。思考以下问题。1.概括出白杨树的外在形象。2.白杨树有何内在品质。3.分析为何写楠木?有何作用?(设计意图:了解白杨

2、树的外在形象及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学习白杨树所蕴含的象征精神,理解赞美白杨实际上是赞美中华儿女所具有的良好品质。)三、自主学习1.师生齐读,概括出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师生共同解读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及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四、合作探究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第8段,分析白杨树所具有的内在品质。(ppt展示:将 “好女子”去掉,将四个“难道”全部改成陈述句。对比品味文章语言。)——“好女子”欲扬先抑,更能突出白杨树的“内外兼美”。——四个反问构成了排比句,其实充沛,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礼赞之情。小结:正因为白杨树的极普通又不平凡,正因为白杨

3、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哨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所以,作者要大声礼赞白杨树。(设计意图:分析对比、欲扬先抑的作用,分析排比、拟人、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写作时运用此种写作方法。)2.齐读课文8、9小节。思考:为什么要写到“楠木”?明确:楠木的“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白杨树的“立足民众”却又“不平凡”的精神,深化了主题。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

4、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3.划出文中几个直接抒情的语句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明确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的作用。)示例:开头段作用,在结构上: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引出下文。在内容上: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五、拓展迁移1.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到后礼赞之情意犹未尽,于是赋诗一首《题白杨图》。表达了作者向往革命圣地延安,愿与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的感情。师生共同朗读,品味真情。1.

5、ppt出示片段写作的片段,师生共同赏析。2.ppt展示图片,如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树、喇叭花、向日葵、莲等。说说其中所具有的象征含义。(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赏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六、作业布置片段写作:请选取一个意象,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赋予意象以象征含义。备选意象: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树、喇叭花、向日葵、莲等。(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教师引申莲、竹子、大雁等所赋予的象征含义。)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运用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的手法高度赞美白杨树,实际上是赞美广大西北农民的质朴、哨兵的不畏严寒、坚毅品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

6、的不畏困难,浴血奋战的精神。我们在写作时可借鉴本文的写法。再次播放歌曲《小白杨》,在美的意境中感悟文章主旨。板书设计  白       环境之美  杨  不平凡  形神之美  树       象征之美《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全文内容。2.勾画圈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3.学习白杨树所蕴含的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一、导入ppt展示柳树、松树、梅花、杨树的图片,师引导生对应学过的古诗名句。师小结: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

7、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二、破题题目为《白杨礼赞》,那么什么叫做“礼赞”? 明确:怀着敬意的赞扬。三、作者介绍学生提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茅盾: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

8、阶段,而革命根据地军民却毫不妥协,坚持抗战。当时,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奔赴延安途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